李静徐有青首都医科医院消化内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及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肝硬化。
发病率和危险因素
目前,发达国家在有风险因素人群中NAFLD患病率每年约增加2%,随访15年以上的研究表明,15%~20%的NAFLD患者有进展为肝硬化的风险。NAFLD的死亡率较普通人群高约2倍,心血管病及肿瘤的非肝病相关死亡率(NLRM)高于肝病相关死亡率(LRM),NAFLD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要害疾病。
超重和肥胖是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也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患者一般存在腹内型肥胖,腰围与腰臀比是反映腹内型肥胖的良好指标。通常有一种以上的代谢危险因素,或伴有代谢疾病,如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血脂紊乱。
临床表现
NAFLD多无临床症状,当NAFLD不断进展,NASH持续存在并发展为进展期肝硬化时可有肝功能失代偿期的表现,如腹腔积液、肝性脑病、黄疸甚至肝癌等。NAFLD相关肝硬化患者年龄偏大,以女性多见,多并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但患者肝功能储备及肾功能较好时,其电解质紊乱及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少见,预后也相对良好;而脾功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腹水等门静脉高压表现常在疾病的晚期出现。
NAFLD患者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是氨基转移酶升高,常表现为一种或两种氨基转移酶(ALT或AST)增高。AST∶ALT通常1,但严重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时比值可以1。NASH或NASH相关性肝硬化患者氨基转移酶水平可以正常,血清清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和胆红素升高时,应考虑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尚需进行其他检查以排除慢性肝病的其他病因。
病理学上NASH相关肝硬化的肝小叶结构完全毁损,代之以假小叶形成和广泛纤维化,为小结节性肝硬化。根据纤维间隔有无界面性肝炎,分为活动性和静止性病变。
NAFLD的分型和自然史
Matteoni等将NAFLD分为4种类型。NAFLD1型为单纯脂肪淤积;NAFLD2型为脂肪淤积伴有炎症;NAFLD3型和4型则存在炎症、纤维化、气球样变和Mallory小体。NASH主要包括NAFLD3型和4型。不同亚型的NAFLD患者有不同的自然史和临床结局。NAFLD本身是一个慢性疾病过程,NAFLD的进展速度常取决于初次肝活检的组织类型,年龄超过50岁,肥胖(特别是内脏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ALT升高,AST/ALT超过1,血小板减少,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进展期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
单纯性脂肪肝患者通常预后良好。Dam-Larsen等随访了例活检证实肝脏脂肪变但不伴有炎症或纤维化的患者,随访期为16.7年,结果显示仅1例患者发展为肝硬化,最终死于肝病,肝硬化的发生率1%。在随访过程中,1/4的患者死亡,但生存曲线仍在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生存曲线的95%可信区间内。NAFLD患者多数相对稳定,仅小部分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在随访16年之后进展为肝纤维化。
NASH是NAFLD的演化中间阶段,其预后不如单纯性脂肪肝乐观。几个小规模的试验研究了NASH患者的自然史,随访时间为3.8~5.9年,肝硬化发生率和肝病相关死亡率分别是5%~8%和2%~8%。
作为NAFLD演变的最终阶段,NASH相关肝硬化的预后较差,9%~26%的患者在随访的4~10年内死亡,死亡最主要原因是终末期肝病。另一项研究发现,在超过14年的随访时间内,13%F2期纤维化和25%F3期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长期随访观察,约25%的NASH患者可进展为脂肪肝肝硬化。
经过5~7年的随访,40%~62%的NASH相关性肝硬化发展为肝硬化的并发症,其中包括全球患病率排名第5,死亡率第3的恶性肿瘤HCC。尽管HCC在NAFLD患者中是一种很罕见的并发症,但回顾性的研究数据表明有4%~27%的NASH进展的肝硬化病例发展为HCC。长时期的研究报道,经过19.5年的时间,NAFLD患者的HCC发病率为0~0.5%,NASH的患者的HCC发病率为0~0.28%。不断出现的证据已经确定多种HCC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铁沉积等,其实这些因素也增加患者发展为NASH的风险,而NASH很有可能是HCC前兆。
结语
由于目前NAFLD的研究尚不全面和深入,对中国NAFLD概况的认识还不是十分透彻,因此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NAFLD的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长期随访以更好地了解NAFLD的自然史及其在特殊人群中的发病率,以进一步研究NAFLD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备索)
专家介绍徐有青,年2月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委员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消化学会委员
北京市肝病学会委员
北京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
国际超声内镜学会委员
EndoscpicUltrasound(SCI收录)编委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委
《实用肝脏病杂志》编委
Gastroeneterolgy中文版杂志编委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讲课幻灯(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肝病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肝病网”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