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肝硬化患者在早期肝脏疾病阶段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改善疾病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No.1
病因治疗
形成肝硬化的原因很多,主要以病毒性肝炎为主,而乙肝病毒及丙肝病毒感染是肝硬化的重要原因。另外酒精性肝硬化也不在少数,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呈上升趋势。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刻不容缓
对所有病毒表面抗原呈阳性的肝硬化患者均应进行抗病毒治疗评估,并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目的是通过持续抑制病毒,延缓肝脏疾病的进展,特别是降低肝癌的发生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针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目前的抗病毒药物有两类:干扰素-α、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如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
针对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目前抗病毒方案有两种:注射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PR方案)、口服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DAAs,如吉三代等)
现生活中丙肝肝硬化有着比例较高、对标准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应答率高的特点,接受标准的抗病毒治疗使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增高,并且降低了再感染HCV的复发率。
其他类型肝硬化
除上述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之外,还有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免疫抑制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胆管减压治疗,血色病的静脉切放血术治疗等。
近年来,其他辅助治疗也可增加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减肥、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戒酒、伴有维生素D缺乏者补充维生素D、伴有糖尿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调脂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病因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延缓肝硬化的进展,减少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No.2
门静脉高压及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治疗
门静脉高压是大多数肝硬化患者出现并发症和高病死率最根本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食管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重要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普遍建议,对所有肝硬化患者进行静脉曲张筛查。因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引起出血性休克等,因此,预防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十分重要。临床上主要措施是反复内镜下套扎术。
可应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作为一级预防,可减少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和内镜套扎术时溃疡出血的医源性死亡风险。但有导致难治性哮喘、呼吸衰竭、房室传导阻滞和严重的低血压的风险。
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要静脉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如加压素、生长抑制素、奥曲肽等)来降低门静脉压力,12h内行内镜下套扎治疗,并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5天。
目前认为急诊套扎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控制出血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
No.3
腹水治疗
肝硬化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其一线治疗关键是限盐饮食和口服利尿剂。但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严重的低钾血症有导致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可能。因此,每例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对那些顽固性腹水、出现低血压恶化或氮质血症加重的患者,必须仔细权衡各类药物的风险和效益比,达到优化治疗。
No.4
感染治疗
肝硬化患者免疫力低下,常并发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感染。感染可导致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增加4倍且预后极差。
有腹水的患者常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率颇高。其病原菌一般来源于肠道的革兰氏阴性菌。近年来,在高危人群中广泛使用抗生素,以及频繁的住院,接触广谱抗生素导致了菌株的变化,出现越来越多的耐药菌,导致病死率升高。
No.5
肝性脑病治疗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失代偿阶段最严重的并发症,其1年病死率高达64%。因此要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除了要针对病因治疗、祛除诱因外,还要强调营养支持。
另外,降低血氨是肝性脑病治疗的关键。目前主要治疗措施包括:
(1)口服不吸收的双糖:乳果糖是用于治疗肝性脑病的一线药物,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当无法口服时,可采用灌肠给药。另外,乳果糖也是预防复发的首选药物,
(2)补充门冬氨酸-鸟氨酸:促进尿素和谷氨酰胺合成,可降低患者的血氨水平,也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3)应用抗生素:若将利福昔明与乳果糖联合应用,可有效地使复发风险率降低。
(4)采用门体静脉分流术:
(5)人工肝
No.6
原位肝移植治疗
No.7
人工肝和干细胞治疗
参考文献
[1]张静雯,时永全,韩英.肝硬化的治疗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31(03):-.
JtinTT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