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全世界约有2.4亿HBV感染者,每年约有68万例死于HBV感染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目前,治疗CHB的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NAs),多数CHB患者面临停药后复发的风险。在今年的AASLD年会上,Dr.SamuelHall团队报道了一项基于HBsAg水平预测NAs停药后CHB进展的研究[1]。此次特别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李军教授对该研究进行点评。
Dr.SamuelHall团队纳入已使用NA抗病毒治疗18个月以上,HBeAg阴性、无肝硬化以及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的患者,对患者进行了停药后96周的随访,观察其病毒学复发、生化指标异常、疾病缓解、HBsAg阴转以及NA再治疗等情况,并对停药后血清HBVRNA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究。该研究中NA再治疗的标准包括HBVDNAIU/mL且ALT5×ULN持续16周或ALT10×ULN持续8周。血清HBVRNA载量使用RocheCobas?HBVRNA试剂盒检测。
结果显示,名研究对象中62%使用恩替卡韦(ETV),28%使用替诺福韦(TDF),目前共位已完成96周的随访。基线中位年龄为55岁,58%为男性,83%为亚洲人。HBsAg中位数水平为IU/mL。停用NA后,所有受试者均发生病毒学再激活,中位时间为8周,TDF较ETV患者发生时间更早(4周vs.12周,P=0.)。基线HBsAg水平较低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阴转,其中6/7的患者HBsAg水平10IU/mL。HBsAg水平IU/mL更容易发生疾病缓解(n=11/20(55%)vs.24/86(28%),P=0.02)。27(25%)例患者ALT升高10×ULN(23/27发生在第48周);ALT升高与HBsAg阴转无相关性。血清HBVRNA水平升高与ALT升高10×ULN(中位数13vs.51,P0.)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没有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或肝细胞癌。
点评核苷(酸)类似物的抗病毒治疗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也变得更加规范。但随着患者抗病毒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其生化学、血清学、病毒学指标的逐渐改善,何时停药、停药后的监测及复发的早期发现也得到学者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