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8日是第十个世界肝炎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确定了今年宣传主题为:“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肝炎在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类型有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肝炎,可进一步发展成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甚至引诱肝功能衰竭、肝癌等严重性疾病。
干细胞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的发展,为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今天,趁着世界肝炎日到来之际,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国内关于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
01.
我国干细胞治疗肝病取得良好疗效
近年来,虽然肝炎治疗新药上市频繁,但目前肝病大多采取保守治疗手段,尤其是急性和慢性肝功能衰竭。供肝缺乏、免疫排斥反应、价格昂贵等因素阻碍了肝移植技术的进一步开展和应用。
干细胞因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分泌营养物质和细胞因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肝脏局部微环境,来促进肝脏的再生,减轻肝组织损伤。静脉回输后可分布到肝、肺、骨髓和肌肉等各个器官,并在受损或炎性部位聚集。相比传统的肝病防治手段,干细胞疗法具有多靶向性、系统性、调节性干预功能。
我国已经有多个机构开展了干细胞治疗重症肝病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目前有7项经卫健委备案的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研究项目。
案例一:
我国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生物治疗研究中心利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安全性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在这项研究中,58例慢性乙肝患者被分为2组,其中1组31人使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治疗,另外一组27人使用生理盐水注射作为对照组。一年后的临床结果表明治疗组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治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案例二:
医院的研究团队使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研究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研究纳入了9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其中50例接受单次间充质干细胞肝内移植治疗,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是通过外周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每周1次,连续输注4~6次1个疗程。
结果显示,治疗组干细胞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良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短期内可改善患者凝血、白蛋白、肝功能及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替代治疗方法。
案例三:
年6月,医院正式启动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临床研究项目,并面向社会招募82名乙肝肝硬化患者免费接受干细胞治疗。根据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