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民:第四军医院消化八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陕西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肝衰竭和人工肝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学会感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多种专业杂志编委或特约审稿人。获军队院校育才银奖。长期从事临床工作,擅长消化系常见病及危急重症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并发症、肝功能衰竭、肝癌的诊断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功能衰竭新技术,大大提高了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率。获国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先进群体创新基金共10余项。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项。在国际国内专业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0余篇。
普及乙肝丙肝知识提高公众防治意识(一)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就像人体内一个大的化工厂,担负着合成、代谢、解毒、排泄等重要功能。病毒、药物、自身免疫等很多因素均可引起肝脏损伤,部分慢性肝炎患者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失代偿、肝衰竭、肝癌等危及患者生命,其中尤其以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危害最大。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等各型肝炎。甲型及戊型肝炎多为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造成的急性感染,较少发展为慢性。而乙型和丙型肝炎可引起部分患者罹患慢性肝炎,加上既往的一些错误认识使很多群众对乙肝和丙肝患者产生歧视,给患者和患者家庭带来较重经济和思想负担。
据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推算,我国现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万人,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约万人。因此,毫不夸张的说,平均每十个国人中就有一人感染乙肝或者丙肝病毒。乙肝和丙肝的防治与每一个国民息息相关!
乙肝篇如何知道是否得了乙肝?
乙肝在人体内的潜伏期通常为6周到6个月不等。潜伏期的病人通常无明显症状,不易发现。而且乙肝的症状如乏力、肝区不适、厌食、黄疸等不具有特异性,也可见于其它类型肝炎或其它疾病。因此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乙肝病毒需要检查乙肝五项,即通常人们所说的“两对半”。
乙肝五项检查主要包括五个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HBsAg阳性表示乙肝感染;抗-HBs为保护性抗体,其阳性表示对乙肝有免疫力,见于乙型肝炎康复及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者;e抗原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副产品,其阳性就意味着病毒复制活跃;e抗体阳性表示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程度得到了控制;核心抗体是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或者刚被乙肝感染早期。乙肝五项这几项指标的阴阳性组合可以有很多种,但常见的也就两种:即大三阳(1、3、5项阳性)和小三阳(1、4、5项阳性),都表示有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
如果乙肝五项检查提示大三阳或小三阳,且HBVDNA检查显示病毒复制活跃,但1年内连续行3次以上肝功能检查均显示血清转氨酶(ALT和AST)在正常范围,这就是乙肝携带者,医学上认为处于免疫耐受期,暂时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这部分人群应每3-6个月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HBVDNA定量、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B超或CT检查,若检查结果符合抗病毒治疗的条件,就要开始抗病毒治疗。对年龄40岁,特别是男性或有肝癌家族史者,即使肝功检查结果正常,强烈建议做肝穿刺活检行肝组织学检查,以确定其是否需要开始抗病毒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因其他疾病而需要接受化疗或者免疫抑制剂治疗,由于上述治疗情况下患者免疫力受到抑制,乙肝病毒可能会活动,因此需加用抗病毒治疗。
乙肝药物是否“得吃一辈子”?
是否需要终身吃药是乙肝患者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