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硬化症状
肝硬化传染
肝硬化治疗
肝硬化用药
肝硬化手术
肝硬化原因

消化系统第二章肝脏疾病讲义第一节肝硬化

第一节 肝硬化

     大纲要求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病理改变   (3)临床表现   (4)并发症   (5)辅助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肝硬化核心知识点——“”(TANG)   3——3个病理改变: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及假小叶形成;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   2——2大主要临床表现:肝功能损害、门脉压力增高   6——6个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感染和原发性肝癌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致病因素及其机制

病毒感染

乙型、丙型或与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酒精中毒

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等)的毒性作用及炎症反应引发酒精性肝病,进一步发展

胆汁淤积

持续肝内、外胆管阻塞引起胆汁性肝硬化

免疫紊乱

自身免疫性肝病

毒物或药物

长期接触工业毒物或药物造成中毒性肝炎,最终可演变为肝硬化

循环障碍

心衰(尤其右心衰)、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可导致肝细胞长期淤血、缺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甚至演变为肝硬化

遗传和代谢性疾病

血吸虫病

血吸虫卵于门静脉分支中堆积,造成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窦前区门静脉高压,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

隐源性

原因不明

  二、病理改变——3个特点   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   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   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及假小叶形成   1.大体   早期肝脏肿大,晚期可缩小(病毒性肝炎性),也可增大(淤血性、酒精性)。   表面:弥漫性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塌陷区。   切面:岛屿状结节,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包绕。      2.组织学   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甚至坏死。   残存肝细胞呈结节状再生和排列。   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或消失,被假小叶取代。汇管区因结缔组织增生而增宽。         三、临床表现   1.代偿期   早期突出表现:乏力、食欲不振,可伴有恶心、腹胀、上腹部不适或隐痛、轻度腹泻等症状。   查体:肝脏轻度肿大、轻度压痛;脾脏轻至中度肿大。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   2.失代偿期——2个方面。   (1)肝功能减退   (2)门静脉高压症

肝   功   能   减   退

①全身:明显乏力,精神不振,不规则发热,体重减轻,慢性病容,肢体水肿。

②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

③出血倾向和贫血:鼻黏膜及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和胃肠道出血——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贫血——营养不良、吸收障碍、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

④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考试的角度而言最重要!):上腔静脉引流区出现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肝掌形成;男性睾丸萎缩、性欲减退、毛发脱落、乳腺发育;女性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为什么?雌激素水平增高(肝脏灭活雌激素功能减退)肝脏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活作用减弱——钠和水在肾脏重吸收增加。钠水潴留是引起尿量减少、水肿、腹水形成和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肝硬化:肝功能减退表现——内分泌功能紊乱(TANG)   

  (2)门静脉高压症   

  脾大   侧支循环建立   腹水   1)脾大      脾为什么会大?      憋   淤血而大,多为轻、中度肿大;   消化道出血后可暂时性缩小;   脾大伴有血细胞减少——脾功能亢进。   2)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表现3-2   ——侧支循环开放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TANG)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特征性表现。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表现3-2   ——侧支循环开放   ——腹壁静脉曲张(TANG)         水母头   腹壁静脉曲张:曲张静脉以脐为中心,脐上的血流向上、脐下的血流向下。   (与下腔静脉梗阻鉴别)            3)腹水——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75%)和最突出的表现。   

重点——为什么会有腹水?(机制)   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2.9kPa(mmH20),腹腔内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   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浆外渗;   肝淋巴液生成过多,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至腹腔;   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多,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四、并发症——6!

并发症

相关考点

1.上消化道出血 

1)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   2)出血病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胃黏膜病变等。   3)表现:突然大量呕血和(或)排黑便,易导致失血性休克,诱发肝性脑病,死亡率很高。

2.肝性脑病

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3.感染

·机体抵抗力低下——自发性腹膜炎、肺炎、胆道感染及败血症等。·自发性腹膜炎多为G-杆菌感染,表现:腹痛、腹胀、腹水迅速增长或持续不退,可有腹膜炎体征。

4.原发性肝癌

肝脏迅速增大、持续性肝区疼痛、血性腹水。

5.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低钠血症:与长期摄入不足(原发性)、长期利尿、大量放腹水、抗利尿激素增多(稀释性)等有关。   2)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6.肝肾综合征

1)“三低一高”:少尿或无尿、低尿钠、稀释性低血钠和氮质血症。2)机制:肝硬化大量腹水等因素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肾皮质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持续降低。▲肾脏本身无重要病理改变——功能性肾衰竭。

  马上小结:肝硬化的6个易混题   A.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B.腹水   C.上消化道出血   D.肝性脑病   E.肝癌   1.特征性表现A   2.失代偿期最常见的表现B   3.失代偿期最突出的表现B   4.最常见的并发症C   5.最严重的并发症D   6.最常见的死亡原因D   五、辅助检查   1.肝功能   代偿期:正常或轻度异常;   失代偿期:   血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倒置。   伴有重症肝坏死者:血清胆红素增高,转氨酶活性轻、中度升高,以AST(或GOT)增高为著。   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透明质酸、板层素浓度增高(肝纤维组织增生引起)。   2.腹水检查:有助于肝硬化及并发症的诊断。

并发症

腹水常规特点

下一步

性质

细胞分类特点

漏出液

白细胞×/L

自发性腹膜炎

漏-渗出液之间或渗出液

白细胞×/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腹水培养

结核性腹膜炎

渗出液

白细胞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

腹水ADA、抗酸杆菌检查

发性肝癌

渗出液,血性

红细胞为主

细胞学检查

  3.上消化道X线:食管静脉曲张——虫蚀样或蚯蚓状充盈缺损;胃底静脉曲张——菊花样充盈缺损。      4.B超:可显示肝、脾;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增宽;有腹水时可见液性暗区。   5.内镜:静脉曲张的部位和程度。   6.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肝脾情况,并可穿刺活检。   7.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假小叶形成——确诊。   8.血常规:可有贫血,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9.尿常规:胆红素和尿胆原增加。   10.免疫功能:   ①细胞免疫:下降。   ②体液免疫:IgG、IgA水平增高,以IgG增高最为显著。   ③可出现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等。   ④可检测到肝炎病毒标记物。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主要诊断依据   (1)病史: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血吸虫病等。   (2)临床表现: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症。   (3)体征:肝脏质地硬,表面有结节感,脾大,腹水征(+)。   (4)实验室检查:白/球倒置,凝血功能障碍。   (5)确诊:肝活检——假小叶形成。   2.鉴别诊断

病因/需鉴别的病

鉴别点/下一步检查

引起肝脾大的疾病

血液病,代谢性疾病

肝穿刺活检

引起腹水和腹部膨隆的疾病

结核性腹膜炎

以结核中毒、胃肠道症状和慢性腹膜炎体征为表现,伴腹膜外结核病灶,血沉增快、腹水为渗出液,ADA升高,抗结核治疗有效

缩窄性心包炎

多为结核性,主要表现: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奇脉、脉压变小、心音遥远、腹水、肝大、下肢水肿

肝癌

血性腹水,可见大量红细胞;血清AFP增高

易与肝硬化并发症混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

内镜

肝性脑病

低血糖昏迷、脑卒中

病史、体格检查、血糖和头部CT

肝肾综合征

慢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

尿常规、肾功能、血电解质和酸碱测定

  七、治疗   1.一般治疗   ①休息;   ②饮食:在有肝功能严重损害或出现肝性脑病或其前兆时,应禁食或限制蛋白质;有腹水时应选用少盐或无盐饮食;避免烟酒和粗糙食物;   ③禁用损伤肝脏的药物。   2.药物治疗:无特效药,以少用药、选用必要的药为原则。   3.腹水的治疗——重点!   (1)限制钠、水的摄入:   钠盐摄入量:每日~mg(氯化钠1.2~2.0g)。   进水量:0ml/d,大量腹水或明显低钠血症者应ml/d。   (2)利尿剂:潴钾利尿剂(螺内酯)+排钠利尿剂(呋塞米)   肝硬化腹水治疗   为什么要加用螺内酯?   协同作用,能减少电解质紊乱(低钾)。   利尿剂量过大、利尿速度过快可诱发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

  (3)放腹水+输白蛋白——难治性腹水。   (4)腹水浓缩回输——难治性腹水。禁忌证是感染性腹水。   (5)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和难治性腹水      4.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见下一节。   5.并发症的治疗   (1)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见后。   (2)自发性腹膜炎:强调早期、足量和联合应用抗菌药(主要针对G-杆菌兼顾G+球菌),用药时间2周。   (3)肝肾综合征:无有效治疗,重在预防。   应迅速控制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等诱发因素;   控制输液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补充白蛋白或腹水回输,以提高有效循环血量。在扩容基础上应用利尿剂;酌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八肽加压素、多巴胺,以改善肾血流量。   (4)肝移植——晚期肝硬化。   

为了快速过关请看新东方在线手机端注册方法介绍

给个三瓜两枣,买早餐!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com/gyhcr/76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