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感染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指出,恩替卡韦较拉米夫定有更显著的抗病毒活性,可在短期内较迅速改善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情。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血清乳酸水平的升高主要与患者病情严重有关。该文发表在年第01期《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上。
选取44例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22例)和拉米夫定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其中恩替卡韦组患者加用恩替卡韦0.5mg/次口服,1次/d;拉米夫定组患者加用拉米夫定mg/次口服,1次/d。每周检测两组患者HBVDNA、ALT、Alb、TBil、PTA(凝血酶源活动度)及乳酸(Lactate)等指标变化,连续8周。
两组患者HBVDNA水平均从治疗第2周开始逐渐下降,但恩替卡韦组患者HBVDNA水平在治疗后第5周下降到低于检测下限(5×拷贝/ml),明显快于拉米夫定组。从治疗第5周开始,恩替卡韦组患者Alb、TBil及PTA指标较拉米夫定组患者有更明显的改善。
在8周的观察期内,有9例患者死亡(MELD评分均25),其中恩替卡韦组4例,拉米夫定组5例,两组之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9例死亡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乳酸血症(2.0~4.0mmol/L),但无乳酸酸中毒发生。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