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0~40岁的男性中
有1/4被确诊患有脂肪肝
脂肪肝已成为中青年男性健康的头号杀手
脂肪肝会诱发许多致命疾病
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
大家都要提高对脂肪肝的认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
可以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脂肪肝不是病?
严重可要命!
脂肪肝实际上就是脂肪过量进入到肝脏里面,而脂肪过多地进入到肝细胞内,会减弱其功能,使肝脏容易受亲肝性毒物所损害。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在不断的升高,而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正在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脂肪肝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
根据脂肪变性在肝脏累及的范围,又可以分为轻、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10%时被视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患者一般没有症状,患者一般多于体检的时候偶然发现。
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者右上腹隐痛等,少数患者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和鼻衄等症状。
长期的肝细胞变性会导致肝细胞的再生障碍与坏死,进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
肝硬化继发肝癌的几率较高,一旦肝硬化发展到失代偿期,极易发生肝昏迷、肝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脏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这个时候就离生命的终结不远了。
正常情况下,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对治疗脂肪肝具有重要意义。
防治脂肪肝主要靠调整饮食习惯与结构,中、西药物治疗等,通过正规有效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恢复健康。
六大因素造就危险脂肪肝!
脂肪肝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与外周脂肪组织,而脂肪肝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其中大多数是因为营养过盛、高血脂或者饮酒过多,一般情况下,引发脂肪肝主要有以下6个因素:
1.酒精酒是引起脂肪肝的最常见病因,长期饮酒导致酒精中毒,对肝内甘油三酯的代谢有直接的毒性作用,致使肝内脂肪氧化减少,引起脂肪的大量堆积。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
还有人曾经进行了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2.营养过剩长期吃大鱼大肉、油炸食品以及甜食,会使肝脏脂肪合成过多。
当吃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过高的时候,超过了肝脏处理的限度,使肝脏负担增大,干扰了对脂肪的代谢,打破了肝脏的输入输出平衡,脂肪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3.营养不良有的人或许会有疑惑,营养不良为什么也会造成脂肪肝呢?实际上很简单,营养过剩属于原材料太多,但营养不良属于加工过程中的辅助材料不够,一样没有办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当营养不良时,蛋白质缺乏,而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这样造成肝转运甘油三酯发生障碍,脂肪在肝内堆积,就会引起脂肪肝。
4.肥胖约有一半的肥胖者有合并脂肪肝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是肥胖者的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源源不断地运往肝脏,大大超过了肝脏的运输代谢能力,引起肝脏脂肪的堆积而造成肥胖性脂肪肝。
5.糖尿病约有半数Ⅱ型糖尿病病人伴有脂肪肝,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与脂肪酸不能被很好的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现障碍,大多数葡萄糖与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最终使脂肪在肝内存积下来,进而引发脂肪肝。
6.高脂血症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过高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当血液中脂类过多超过了肝脏所能处理的限度,便会造成脂肪在肝内的堆积,引起脂肪肝。
如何预防脂肪肝?
改善生活方式是关键。
脂肪肝的治疗光靠药物不是最理想的,患者除了常规治疗职位还需要特别注意控制饮食。
实际上,治疗脂肪肝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善生活方式,不但需要控制脂肪饮食,还需要加强锻炼增加脂肪的消耗,具体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进行预防与改善治疗。
①找出病因,针对性采取措施
若是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
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重恢复正常。
有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与维生素的摄入。
总而言之,去除病因才更有利于治愈脂肪肝。
②调整饮食结构
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
不吃或者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
多吃青菜、水果与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鲜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③控制碳水化合物
应摄入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禁食富含单糖与双糖的食品。
例如高糖糕点、冰淇淋、干枣与糖果等,以促进肝内脂肪消退。但是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可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每日碳水化合物以占总能量的60%左右为宜。
④补充营养素
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利于肝脏贮存多种维生素。
尤其应当适当补充硒元素,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
⑤适当增加运动
促进体内脂肪消耗,主要应选择有氧运动。
例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上下楼梯、打羽毛球、跳绳与游泳等。
以运动时脉搏为~次/分钟,持续20~30分钟,运动后疲劳感于20分钟内消失为宜。
跟小新学习营养知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