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垃圾桶分类
垃圾桶特点
垃圾桶用途
垃圾桶优势
垃圾桶介绍
垃圾桶发展

重肝在线第56期陈煜教授团队骨骼

白癜风 http://m.39.net/disease/a_8231870.html

“重肝在线”栏目是由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肝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终末期肝病营养与再生学组主办,北京肝胆相照公益基金会、北京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协会承办,段钟平教授、韩涛教授任总编辑,陈煜教授任执行编辑,孔明教授任秘书。专栏聚焦肝衰竭、人工肝等重症肝病领域的国内外 学术进展,旨在传播肝病相关新技术、新药物、新方法、新思路,为肝病医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临床借鉴与互相切磋的平台。

本期“重肝在线”,我们对陈煜教授、李侗曾主任发表于Scientificresearch的“骨骼肌指数(L3-SMI)在预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死亡率中的应用”一文进行分享,以帮助大家拓宽知识面,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肌少症是营养不良的重要标志,特别是肝病并发合成代谢紊乱的患者[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使用第三腰椎(L3-SMI)的骨骼肌指数来诊断肝病患者的肌少症[2-5]。L3-SMI是第三腰椎(L3)的水平肌肉横截面积(cm2)/身高的平方(m2)。

目前,L3-SMI诊断肌少症的临界值是不一致的,并且由于种族和肝病病因的不同,东西方国家之间差异很大。西方肝病人群中使用的肌少症定义为男性L3-SMI50cm2/m2,女性39cm2/m2[6]。在亚洲,日本肝病学会提出的肝病中肌少症的评估标准是男性L3-SMI42cm2/m2,女性L3-SMI38cm2/m2[7],尽管肌少症的评估标准不同,但肌少症可以预测肝病患者的不良预后得到一致认可。

众所周知,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病死率很高,积极探索预测预后的指标对指导治疗很有价值。据我们所知,目前还没有关于肌少症对ACLF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用L3-SMI诊断的肌少症对预测ACLF短期死亡率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回顾性收集年1月1日至年6月30医院住院的ACLF患者数据。纳入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1)≥18岁;(2)住院2周内接受腹部CT检查;(3)根据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的相关诊断标准诊断为ACLF[8]。排除标准:(1)并发HCC或其他恶性肿瘤;(2)严重的肝外器官基础疾病,如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3)并发其他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和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5)长期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数据均从电子病历中检索。

1.2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诊断和治疗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在ACLF诊断期间还收集了实验室数据,包括常规血液检查、肝功能(总胆红素、白蛋白)、肾功能(肌酐)、电解质(血钠)和凝血相关指标。随访90天预后(非肝移植生存率)。计算患者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

1.3肌少症评估

骨骼肌指数:用L3末端水平的CT或MRI成像上骨骼肌的横截面积(cm2)估计人体的骨骼肌含量。L3水平的骨骼肌包括腰大肌、竖脊肌、腰方肌、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由影像科专家评估L3横断面的骨骼肌总面积,以该横断面的总面积代表骨骼肌含量,再除以身高的平方(m2)得到L3-SMI;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体质量(kg)/身高平方(m2)。男性L3-SMI值小于42cm2/m2,女性L3-SMI值小于38cm2/m2被认为表现出肌肉减少症[7]。

由于ACLF患者体质量受到腹水的影响,我们根据腹水的严重程度对BMI进行校正,有轻度腹水患者的校正体质量为实际体质量的95%,中度腹水患者为90%,重度腹水患者为85%。如果存在外周水肿,则再减去实际体质量的5%[9]。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体重指数(BMI):BMI=干重(kg)/身高平方(m2),根据中国的BMI评估标准,BMI≥24kg/m2被认为是肥胖。

1.4统计学方法

对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或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与肌肉减少症相关的特征。使用Cox回归分析评估与ACLF患者死亡率相关的临床特征。通过Kaplan-Meier方法估计亚组中肌肉减少症与死亡率之间的关联,并使用对数秩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1入组患者临床特征

我们纳入了名ACLF患者,平均年龄为44.5(SD±10.8)岁,包括85.4%()男性。患者的平均BMI为22.6±4.0kg/m2,31.0%患者为肥胖(表1)。ACLF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性肝炎(67.3%),其次是酒精(17%)。63.2%的患者存在肝硬化。

ACLF患者的L3-SMI为41.2±8.3cm2/m2,55.6%的ACLF患者合并肌少症,男性肌少症的比例为53.4%,女性中肌少症的比例为68.0%。

2.2ACLF合并肌少症患者临床特点

在95例合并肌少症的ACLF患者中,与非肌少症患者相比,肝硬化比例更高(P0.),BMI较低(P0.),肥胖比例更少(表1)。此外,与非肌少症患者相比,肌少症患者血清肌酐水平(P=0.)和胆红素水平(P=0.)更高,血清钠水平较低(P=0.)(表1)。然而,肌少症和非肌少症ACLF患者的腹水和肝性脑病患者比例无显著差异。详见表1。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BMI(非肥胖)、肝硬化、低血钠和高胆红素与肌少症相关(表2)。当上述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时发现,肥胖[OR=0.,95%CI:0.-0.]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相反,肝硬化[OR=2.,95%CI:1.-5.]和高胆红素[OR=1.,95%CI:1.-1.]与肌少症发生率增加有关(P0.05)。

肝硬化基础的ACLF患者平均L3-SMI为39.2±7.7cm2/m2,显著低于无肝硬化的ACLF患者(44.7±8.3cm2/m2)(P0.)(图1)。肥胖ACLF患者的平均L3-SMI高于非肥胖ACLF患者[(47.4±8.2)vs(38.4±6.7)cm2/m2,P0.]。根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两组:<20mg/dL和≥20mg/dL,其L3-SMI分别为42.5±7.7cm2/m2和39.9±8.7cm2/m2(P=0.)。

Figure1Thethirdlumbarskeletalmusclemassindex(L3-SMI)indifferentsubgroupsofACLFpatients

2.3肌少症与ACLF患者短期死亡率的关系

57例(33.3%)患者在3个月的随访期间死亡,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肝硬化、MELD评分、INR和血清胆红素、血钠与ACLF患者死亡率显著相关(表3)。在多变量Cox分析中,肝硬化[HR=2.,95%CI:1.-5.]、血清胆红素[HR=1.,95%CI:1.-1.]和INR[HR=1.,95%CI:1.-2.]与死亡率独立相关(P0.05)(表3),而L3-SMI和肌少症与ACLF短期死亡率未见显著相关。

我们进一步对肝硬化患者进行了亚组分析,发现肌少症与ACLF患者90天和28天死亡率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补充表2和表3)。

讨论

本研究发现低BMI、肝硬化和高胆红素与肌少症发生风险相关。然而,肌少症并不能预测ACLF患者的短期死亡率。

既往研究[9,10]表明,L3-SMI与BMI呈正相关,肝硬化患者发生肌少症的概率高于非肝硬化患者。对慢性HCV感染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无肝硬化患者的骨骼肌质量不受慢性HCV感染的影响,但随着肝病进展而下降[11]。肝硬化患者骨骼肌质量减少的机制已被广泛研究。一方面,肝硬化患者伴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胃肠道症状,食物摄入减少,胃储备减少,胃动力受损,以及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循环支链 酸减少和男性睾酮降低均可导致骨骼肌质量减少[12,13]。另一方面,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糖原储存减少而导致肌肉分解增加,导致脂质利用和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即使在短期禁食期间,如过夜,也有肌肉分解的风险[14]。骨骼肌质量减少和分解增加最终导致肝硬化患者的肌肉量减少,而肝硬化又伴有肌肉减少症。高胆红素水平与ACLF患者低骨骼肌质量相关的原因尚不清楚。我们推测胆红素水平高的患者肝脏损伤病程较长,并伴有骨骼肌消耗,具体的潜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结果提示,L3-SMI无法预测ACLF患者的3个月死亡率,这与之前的回顾性研究[15]一致,表明肌肉减少症是代偿期慢性肝病(CL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失代偿期CLD死亡的危险因素。ACLF是一种基于CLD发生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通常在发病后4周内发生,但在短时间内骨骼肌变化程度轻微[16],基线时的L3-SMI水平主要与肝病基础相关。本项研究表明,ACLF患者对短期死亡率有影响的是潜在的肝病基础,而不是L3-SMI的影响。L3-SMI在预测ACLF患者3个月病死率方面没有看到影响,其潜在原因可能与没有动态评估单个时间点的L3-SMI有关。一项研究[17]表明,动态L3-SMI变化是接受肝移植的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而基线L3-SMI并不是预测因素。另一个潜在的原因是我们仅观察到ACLF患者的3个月死亡率,L3-SMI对长期死亡率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据我们所知,骨骼肌指数对肝病患者的预后价值存在争议。MatthewR等[18]发现骨骼肌指数对等待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死亡率影响有限。此外,Amine-Benmassaoud等[5]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经TIPS治疗的肝硬化患者,肌肉减少症不会增加患者死亡率。因此,L3-SMI在肝病患者中的预后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人群中女性比例较低,并且在观察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未动态评估ACLF过程中SMI的变化。需要额外的基础研究和更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来澄清这些问题。

总之,在我们的研究队列中,未发现L3-SMI和以往定义的肌少症与ACLF患者的3个月死亡率相关。骨骼肌指数诊断肌肉减少症的临界值及其对ACLF预后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确认。

参考文献:略

作者/李侗曾,徐曼曼,孔明,宋文艳,段钟平,陈煜

引证本文:LiT,XuM,KongM,SongW,DuanZ,ChenY.Useofskeletalmuscleindexasapredictorofshort-termmortalityinpatientswith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SciRep.Jun15;11(1):.JCRQ1,IF=4.

作者简介

李侗曾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

?北京预防医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环境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师在线》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感染与传染性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及科普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及教育、科普文章百余篇。

专家简介

陈煜教授

?肝病中心四科(原疑难肝病与人工肝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秘书长、重肝及人工肝学组副组长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协作组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副组长

?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重症肝病学组副组长

?中国重症血液净化协作组副主任委员、人工肝学组组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卫生局“十百千”卫生百名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北京市 人才,年度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师

精彩推荐

一图读懂丨中国丙型病*性肝炎院内筛查管理流程(试行)

抗纤中药再添新证,助力实现慢肝治疗长期目标

第55期:韩涛教授团队:基于临床指标变化趋势构建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动态预测模型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com/gyhzl/8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