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是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肝硬化疾病进展的重要标志,一旦出现腹水,患者不仅出现腹胀等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而且常常继发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病死率明显增加。因此,肝硬化患者腹水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利尿剂是肝硬化腹水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临床上常有一些患者因恐惧其不良反应不敢使用,或贪图腹水快速消退而过度利尿从而引起肾损伤等并发症。为此,本报特医院韩涛教授为我们详解肝硬化腹水患者利尿剂的规范使用。
韩涛教授
常见利尿剂有哪些?临床上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利尿药物种类主要包括醛固酮拮抗剂、袢利尿剂及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等。
螺内酯
螺内酯为临床最常用的醛固酮拮抗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阻断钠-钾和钠-氢交换,促进水钠排泄,利尿作用相对温和。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高钾血症、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月经失调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是导致肝硬化钠水潴留、腹水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螺内酯为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用的基础利尿药物。
呋塞米
呋塞米为临床最常用的袢利尿剂,其次为托拉塞米等。呋噻米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与Na+、Cl-配对转运有关的Na+-K+ATP酶,从而抑制NaCl的重吸收,导致水钠排泄增多,其利尿作用较强,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对呋塞米应答不佳的患者可使用托拉塞米,托拉塞米的利尿效能也很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低钾、低钠、低氯、心律失常等。
对于腹水较多的肝硬化患者,袢利尿剂联合螺内酯的疗效与安全性优于单用螺内酯。
托伐普坦
选择性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是近年来倍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