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过去2年来,受疫情,地缘局势紧张等因素影响,全球进入了大通胀时代。除了个别国家通胀率控制得比较好,大多数国家都创下了新纪录,就连欧美发达国家也不例外。
有人将5月份世界各国的通胀率做了一张“通胀行星图”,从图片来看,通胀率确实不低,美国8.6%,俄罗斯17.1%,已经出现债务违约的斯里兰卡为39.1%,而最高的土耳其,更是达到了73.5%。
然而,这是5月份的数据,到了6月份,有一个国家的通胀率飙升至%,成为全球之最,它就是非洲国家津巴布韦。
按照经济学的概念,当通胀率达到50%以上,那就是恶性的通货膨胀。随着通胀率的飙升,所有东西都将快速贬值,钱都将不值钱,国家陷入困境,人民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保障。
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与物价紧密相关,比如你今年吃一碗粉需要10元,明年就要10.5元,这就是通胀。但这属于比较温和的通胀,因为你的工资也在上涨。所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1元钱可以吃顿好的,现在却买不到什么东西,这个属于正常的通胀现象。
一般来说,不超过3%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属于温和通胀。而一旦达到更高,就不太好。美国通胀率居高不下,就非常着急,美联储就想通过大幅加息来降低通胀率。通胀率过高,意味着物价上涨太快,而人们的工资不可能也上涨这么多,那带来的结果就是消费欲望下降,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全球大通胀为什么会发生呢?问题就出在供应链上。正常情况下,物质丰富,供需两端平衡,价格处于平稳状态。最多也是某一件东西在一个时间段供应减少了,导致价格上涨。比如之前发生的非洲猪瘟,就曾让猪肉价格大涨,但其它肉类蔬菜价格并没有涨。
疫情发生后,世界各国的生产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全球供应链受阻,物质供应不足,一些国家还大放水,物价自然就大幅上涨,通胀率居高不下。
恶性通胀后果有多严重?其实,发生了一定的通胀,还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最终降下来。但如果是发生了恶性通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灾难性的,特别是极其严重的恶性通胀,物价一天一个价,货币贬值飞快,那经济都将陷入崩溃。
非洲国家津巴布韦正面临着恶性通胀,带来的危机近在眼前。据了解,截至6月津巴布韦年通胀率升至%。为了应对通胀,津巴布韦央行已经将利率提高到%,加息幅度达到12,个基点,都是全球之最,并且还将美元纳为国家法定货币。如果控制得不好,津巴布韦很可能重复10多年前的极为恶性的通胀。
津巴布韦是非洲一个内陆国家,年独立,曾经发展很稳定。津巴布韦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煤蕴藏量约亿吨,铁蕴藏量约2.5亿吨,铬和石棉的储量都很大。另外,其工业发展也不错。然而,从0年开始实施“快速土改计划”,征收白人土地,从而遭遇西方制裁,导致经济陷入困境。
短短几年时间,津巴布韦的通胀率急剧飙升。随着通胀率的上升,津巴布韦的货币快速贬值,到后面万津元只能买一双袜子,1千亿津元买不到一个面包。钱变得不值钱,掉在地上都没人捡。
为了应对恶性通胀,津巴布韦的货币面值不断提升,从1亿到亿,到最后发行了万亿津元大钞。也就是说人人都成为了“亿万富翁”,但老百姓的日子却举步维艰。整个国家的经济陷入崩溃,老百姓的收入减少,拿着高额的纸币,却什么都买不了。
到8年7月,津巴布韦的通胀率达到了231%,这应该是有史以来通胀最严重的国家。也就是说几年前,1元可以买个面包,但到了8年却需要2.3亿。上半年拿10元一个月工资,到下半年可能就值1块钱,钱基本和废纸一样。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一个国家发生极为严重的恶性通胀时,房子和车子都不再值钱,就连钱都变得一文不值,那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一般发生了恶性通胀,经济陷入困境,就会出现物品供应不足,食品短缺。在这个时候,你即使有钱,很多东西都买不到,特别是粮食。从过往历史来看,发生恶性通胀,什么才是“硬通货”?答案就是粮食。
据了解,当年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胀,导致严重缺粮的人口就达到万,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一些人没有食物,只能翻垃圾桶来填饱肚子,可以说是非常惨。
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一直强调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所以,提高粮食产量和储备非常重要。这两年,我国除了石油价格上涨比较快,其它东西都还算好,主要是防御了输入性通胀。无论什么时候,生存是第一位的,而要生存就必须有粮食。所以,粮食才是最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