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硬化症状
肝硬化传染
肝硬化治疗
肝硬化用药
肝硬化手术
肝硬化原因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极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从而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是严重肝硬化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危及生命。肝硬化患者中,每年有12%~15%会发生破裂出血,死亡率为15%~20%,出血后1~2年内的再出血率达60%,死亡率达3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根本原因是肝硬化所引起的门静脉压力增高而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胃镜下注射凝胶治疗及套扎治疗(多用于食管静脉曲张治疗),外科的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或分流术治疗,还有tips(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GCVE(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然而胃镜下注射凝胶或和套扎治疗能达到暂时止血,但不能解决门静脉高压,复发率较高,外科的开放分流或是断流术,创伤较大,恢复较慢,手术并发症较多,患者耐受较低。TIPS+GCVE术既能降低门静脉压力又能同步栓塞曲张静脉,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肝硬化,故在临床上得以广泛的应用。

TIPS+GCVE示意图

近些年我科也开展此类手术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病史:

患者老年男性,主诉“间断呕血3次”入院,患者10日前餐后10分钟出现呕血,量不多,约50ml,无一过性晕厥,无胸闷气急,自觉反酸烧心,无腹痛,无腹胀,自行口服康复新治疗,夜间12点患者再次出现呕血,量约ml,无其他不适症状,医院住院治疗,考虑“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给予止血、禁食水、补液对症治疗,患者血色素下降,具体描述不清,1日前输红细胞ml,当日输血小板1个治疗量,但患者当日下午3时再次出血呕血,量约ml,间断排黑便多次,为行进一步治疗入普外科,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止血、补液、输血等对症治疗,为行门腔分流术转入介入科,患者精神可,睡眠可,未进食,小便正常,近期体重变化不大。既往吸烟史,平均20支/日,时间30年,已戒烟5年,饮酒史:20余年,半斤/日,诊断肝硬化多年。

术前CT示肝硬化、脾大、腹水、胃底曲张静脉团,未见脾胃肾分流

术中5F造影管选择至肠系膜上动脉行间接门静脉造影

术中置入19f长鞘,透视下沿血管鞘送入RUPS穿刺套件穿刺成功后造影

术中穿刺成功导丝选择至脾静脉

术中测压24mmHg,造影可见胃底粗大曲张静脉显影,沿交换导丝送入8mm球囊行肝实质穿刺道扩张并将长鞘送入门静脉主干内,植入Viatorr支架:将10F长鞘头段伸入门静脉约4cm,将Viatorr支架沿导丝送至长鞘头段,不出鞘,保持支架位置不动,退长鞘至肝实质穿刺道门静脉端(此时Viatorr裸支架部分打开);同时回拉Viatorr支架直至遇到阻力,重复造影真实位置准确,缓慢打开支架覆膜部分,再次造影查看支架位置。

分流及断流术后造影:曲张静脉未见显影,分流道支架通畅,术后测门静脉压力11mmHg

术后复查CT可见分流道通畅,曲张静脉团消失,超声提示分流道内流速尚可,门静脉分支均为向肝血流。

患者术后肝功轻度异常,肾功正常,血浆氨及PCT略增高,给予护肝、抑酸抗炎、中和血氨等对症治疗,患者术后7天好转出院。

小结:

在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临床常采用的介入治疗方法。相关医学研究表,在肝功能稳定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能提升分流道通畅率、生存率,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1年再出血率,可部分逆转肝硬化。

科室简介

在王海霞主任的带领下,科室现有医学硕士2人,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2人。介入科精于各种外周血管及肿瘤疾病的诊断和及腔内介入治疗,如各部位良恶性肿瘤的灌注、栓塞术,外周血管缺血性和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滤器的植入及取出,TIPS或和GCVE,PTVE术,非血管介入包括囊肿及脓肿引流及硬化治疗;胆道内外引流及胆道和食管支架植入、胆道推石及取石治疗,肿瘤穿刺活检、物理消融、粒子植入,输卵管堵塞或再通术等治疗。有需求者来电咨询。

介入科病房:

-----医院-----

编辑

梁爽

撰稿

付长江

“我为群众办实事”征求意见

电子邮箱:cfxyfsyyxck

.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com/gyhyyy/850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