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爽颗粒治疗肝纤维化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1范围
本共识规定了肝爽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适应症、证候特点、剂量、疗程、特殊人群用药和注意事项等并说明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中西医临床医生,为其合理使用肝爽颗粒提供指导和参考。2药物基本信息
2.1处方来源肝爽颗粒处方来源于经典名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配伍原理基础上,结合现代药学研究成果及临床治疗肝病经验方组成。
2.2药物组成由党参、柴胡(醋制)、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炒)、枳壳(炒)、蒲公英、虎杖、夏枯草、丹参、桃仁、鳖甲(烫)精制而成。
2.3功能与主治疏肝健脾,清热散瘀,保肝护肝,软坚散结。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
3临床问题清单
共识回答11个临床问题,具体见表一。
表1肝爽颗粒临床问题清单
序号
临床问题
1
肝爽颗粒在临床中用于治疗肝纤维化是否有效?
2
肝爽颗粒治疗肝纤维化是否具有降低ALT、AST的作用?
3
肝爽颗粒治疗肝纤维化是否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TBIL、DBIL、ALP、GGT指标?
4
肝爽颗粒治疗肝纤维化是否能够改善患者肝区疼痛、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
5
有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纤维化患者,在接受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时,联合肝爽颗粒是否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
6
有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纤维化患者,在接受核苷类抗病毒治疗时,联合肝爽颗粒是否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
7
肝爽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用药疗程?
8
肝爽颗粒治疗肝纤维化时是否有用药禁忌?
9
肝爽颗粒治疗肝纤维化时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
10
肝爽颗粒治疗肝纤维化,肝生化指标恢复正常后是否有必要巩固治疗?
11
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爽颗粒是否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共识推荐意见及建议
4.1适应症适用于中医肝郁脾虚夹湿热血瘀证。根据证素和证候类型分析,肝爽颗粒治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的证候要素包括肝郁、脾虚、湿热、血瘀等,临床表现可见乏力,纳差、面色萎黄、厌油腻、口干口苦、胁肋胀痛,肝区疼痛,腹胀,舌淡或暗,苔白,脉沉弦或沉细等症状体征。
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生化指标恢复正常后,仍应继续抗纤维化治疗。(共识建议)
4.2肝纤维化或代偿期肝硬化西医诊断:肝纤维化或代偿期肝硬化,ICD/
11编码:DB93.2Z;中医诊断:肝积病,TCD编码:BNG;积聚,TCD编码:BNG。
肝爽颗粒具有抗纤维化、延缓患者病情发展的作用。
4.2.1改善肝纤维化患者病理指标[1](证据级别:D强推荐);
4.2.2可降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
Ⅲ,Ⅳ/
C)水平[2,3,4](证据级别:C弱推荐);
4.2.3可改善患者影像学指标(脾厚度、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等)[5,6]证据级别:D强推荐);
4.2.4可降低患者肝硬度值[5](证据级别:D弱推荐);
4.2.5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中ALT、AST水平[1,3,4,7](证据级别:D强推荐);
4.2.6可改善患者血清中TBil、DBil、ALP、GGT水平[1,3,4,7](证据级别:C强推荐);
4.2.7可改善患者肝区疼痛、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1,3,7,8](证据级别:C强推荐);
4.2.8具有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联合肝爽颗粒可明显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
Ⅲ,IV/
C)水平[2,3,4](证据级别:C弱推荐);
4.2.9在接受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时,联合肝爽颗粒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7](证据级别:C弱推荐)。
4.3失代偿期肝硬化西医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ICD/
11编码:DB93.2Z;中医诊断:积聚;TCD编码:BNG。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肝爽颗粒治疗有助于减少脾大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腹水等并发症的发生。(共识建议)
4.4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3g(1袋),一日3次。建议饭后半小时服用。(共识建议)
4.5疗程抗肝纤维化治疗时间建议大于6个月。(共识建议)
5安全性
5.1不良反应依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监测数据和文献数据库检索,未发现具统计学意义的不良反应。
5.2禁忌①对本药物或成份过敏者禁用;②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6说明
本《共识》由于受到使用者地域、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应用;本共识将根据新证据和实践情况进行更新。
共识主要起草人:李秀惠、李丽
共识指导委员会专家:钱英、王灵台、张俊富、陈建杰、聂广、尹常健
共识专家组专家:车念聪、常占杰、丁岗强、党双锁、樊万虎、管小江、高锐、过建春、胡建华、黄象安、扈晓宇、郝建梅、贾建伟、江宇泳、李秀惠、李勇、李筠、李捍卫、李玉魁、卢秉久、刘华宝、李博、刘雅丽、孙风霞、徐春军、王宪波、姚树坤、尹燕耀、赵文霞、张玮、郑永红
参考文献
[1]康玮玮,周莉,党双锁,等.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32(12):-.
[2]张丰晓.肝爽颗粒治疗乙肝肝硬化纤维化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7(17):-.
[3]康玮玮,卢颖,陈煜.肝爽颗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药,,12(9):-.
[4]高峰,李建红,荀健,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疗效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4(6):24
-25.
[5]尹国云,郭小平.探讨替比夫定联合肝爽颗粒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J].中外医疗,,(28):-.
[6]罗新军,张佩,吕琳,等.肝爽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10(32):
-.
[7]张秋红,张春瑞.肝爽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32(01):-.
[8]舒畅,黄丽红,李永梅.肝爽颗粒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68例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5(32):92.
引证文本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肝爽颗粒治疗肝纤维化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30(5):附I-Ⅱ.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本文完整PDF~
往期精彩回顾导读年第5期邵冬珊
经方治疗黄疸病的思路及临床应用叶永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机遇与挑战杨震
“气机学说”在肝病诊治中的应用吴雄志
运用伏邪理论治疗肝癌浅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