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刺激造成肝脏弥漫性肝损伤,其特点为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和肝小叶结构损害及假小叶形成。早期肝功能尚可代偿,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超出肝功能的代偿能力,称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所致的症状和体征。
肝硬化也有早期的、中期的和晚期的,我们叫它代偿性肝硬化和失代偿肝硬化。比如说患者出现了黄疸,出现腹水,出现了肝昏迷。出现了消化道出血。出现了低蛋白血症等等出现了电解质紊乱等等。这时候它的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了影响,所以我们叫它失代偿期肝硬化。
临床表现
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出现明显的肝细胞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两类临床表现。
肝细胞功能减退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乏力、体重减轻、面色晦暗、蜘蛛痣、肝掌和毛细血管扩张、双下肢水肿以及厌食、腹胀,对脂肪、蛋白质饮食耐受性差,易导致腹泻,晚期可引发中毒性肠麻痹。因肝功能减退影响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的合成,脾功能亢进又引起血小板的减少,因此常出现牙龈、鼻出血,皮肤紫斑、出血点或有呕血与便黑。男性科出现性欲减退,乳房增大,女性有月经不调、闭经等。
门静脉高压
临床上以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脾大为主要表现的脾功能亢进,侧支循环形成、腹壁静脉怒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由此导致消化道出血忌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及腹腔积液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表现。
治疗措施
病因治疗
根据早期肝硬化的特殊病因积极给予治疗。有病毒性肝炎病史的患者在疾病的早期才用药物抗病毒治疗,可使肝功能改善,脾缩小。酒精性肝病忌药物性肝病,应中止饮酒忌停用中毒性药物。转氨酶忌胆红素异常多揭示肝细胞损害,应按照肝炎的治疗原则给予治疗。
饮食治疗
肝硬化患者合理饮食及营养,有利于恢复肝细胞功能,稳定病情,给给予高蛋白(无肝性脑病者)饮食,可以减轻体内蛋白质分解,促进肝脏蛋白质的合成,维持蛋白质代谢平衡。足够的热量、高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丰富的饮食,可以满足机体需要,又增强机体抵抗力。
适量运动,心态健康
肝脏与精神情志的关系密切,精神压抑,暴怒激动都会加速病情恶化。保持健康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都是极有利于肝硬化治疗的。
end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