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肚子不舒服,31医院做肝弹性检测。检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肝!硬!化!
“医生我去年12月才做过肝功能检查,指标都正常啊!”
小陈说,因为自己妈妈患有乙肝,自己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两对半检查是“小三阳”,所以对肝脏健康是格外重视,每半年坚持做肝功能检查,而每次检查结果都显示肝功能“正常”,这让他很安心。也是啊,谁会想到看起来“一切正常”的肝脏,居然悄悄地走上了硬化的道路?
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一定要重视体内潜在的“敌人”,不少人由于不知道全面检查的重要性,往往只查一个肝功能,结果耽误了病情。要全面综合判断病情,至少检查七大项目。
1、乙肝两对半检查:又称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这项检查的意义一方面是判断有没有乙肝,一方面可以通过表面抗原的浓度判断肝脏被乙肝病毒感染的情况,表面抗原浓度越低越好,运用干扰素等治疗效果也越好。最重要的是判断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
乙肝两对半
2、肝功能全套:肝脏有很强的解毒功能,并且代偿能力很强,因此一般不容易出现肝功能的异常。当肝功能检查出现异常时,往往提示很多肝细胞已经受到损伤了。肝功能检查中的谷丙转氨酶代表肝细胞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胆红素代表胆道系统酶,白蛋白代表肝脏的合成功能,因此每项检查都不能少。
肝功能检查
3、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又称HBV-DNA,这项检查的意义就像查一查敌人、坏人有多少一样,敌人越多自然破坏力就越强、越难制服。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4、甲胎球蛋白:简称AFP。这是肝癌筛选的检查指标,不少肝癌在B超、CT还不能发现时,AFP就已经升高了,因此经常检查AFP对早期发现肝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AFP也可以作为肝癌是否复发、病情是否控制的定量指标,方便实用。
5、B超检查:肝脏受病毒感染和发生炎症后,就会造成肝脏内部的结构损伤,从局部的纤维化、结节性肝硬化到最后的全面硬化,B超是发现早期肝硬化的最直接指标。
B超检查
6、血常规检查:如果出现血小板、白细胞数量的减少,则提醒是不是发生了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了。如果血红蛋白下降,则提示有没有患了肝癌的可能。
血常规检查
7、肝纤维化全套:这是通过抽血来检查肝脏有没有发生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的指标,我们也经常用其评判一个肝硬化病人经过治疗有没有出现逆转的指标。
总之,这七项检查其实各有各的意义,不能互相取代。只有综合判断,才能决定要否治疗、能不能治疗。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