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舒鸿吉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首日,上海市城管执法系统共开出整改单起。距离这些整改通知书下达已经10日,相关要求是否落实?7月11日,界面新闻跟随城管执法队员进行首次“回头看”执法工作。7月1日当天,上海城管部门在虹口区凯德龙之梦商场进行“飞行检查”,当天对多家餐饮企业开具整改通知书。其中,餐厅“57度湘”因在分类垃圾桶内混合投放干湿垃圾,违反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被责令整改。7月11日,执法队员再次来到该餐厅。界面新闻在现场看到,标志清晰的四分类垃圾桶整齐摆放在餐厅显著位置。城管队员随即打开桶内进行翻看,未发现有混投情况发生。摄影:柏可林值班店员回应称,在店内收到整改通知书后,就立即整改。目前除了呼吁顾客主动参与干湿分离之外,店员也将对食客产生的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和57度湘一样,该商厦内的餐厅“釜山料理”、“马尚诺披萨”、“一茶一坐”等餐厅皆因在执法过程被发现“混投混放”而接到整改通知。此次的执法检查中,记者在现场看到,类似情况并未再发现。负责此次执法的上海市虹口区城市管理行政管理局广中路街道执法中队队长张黎明告诉记者,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至今,该部门共计开出整改通知书70余张,并定期对这些问题单位展开追踪回访。除大部分积极配合之外,还有部分企业因整改不到位而吃到罚单,金额最高的一张达到了元。张黎明强调,“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对涉事单位执法处罚是递进的过程,比如整改不到位,或者拒绝整改的,会在初始处罚举措的基础上往上递增。最高可以达到5万元。”当天,浦东、虹口、静安、奉贤等区域对部分整改单位开展“回头看”执法工作。据悉,《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一周以来。全市共出动城管执法人员人次,开展执法检查次,分别对居住区、宾馆、商场、医院、园区等单位家共检查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家次,个人人次。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教育劝阻相对人起,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起。依法查处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案件起。上海市城管部门透露,从检查和查处的情况来看和存在问题的行业分析,当前存在问题最多的为商场、企业,其次为居住区,医院、学校,问题最少的为党政机关。流动人口较多的公共区域,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上还有待提升。接下来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围绕“德治、法治、自治”的工作原则,加大“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全流程的查处力度,同时做好执法对象范围全覆盖工作。针对“单位、居住区物业服务企业未按照要求设置收集容器、设施”、“单位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收集、运输单位将已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运输”、“收集、运输单位未使用专用车辆、船舶驳运垃圾、未清晰标示所运输生活垃圾的类别、未实行密闭运输”、“擅自从事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经营性收集、运输”、“处置单位未按照技术标准分类处置生活垃圾”等行为重点开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