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出生的人,
30岁,
还算是青年。
青年爱熬夜,
青年不吃早餐,
青年不爱锻炼,
青年不听老人言...
为什么?
青年有年轻的资本,
以为大病与己无关。
然而...
年以前出生的人,
都该看看!
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猝死在北京地铁,年仅34岁;
在中国好声音出名的姚贝娜,因乳腺癌去世时只有30岁。这些大病一般有10至15年的潜伏期,很多40多岁病故的人,正是30多岁时开始累积的。年以前出生的人别让自己太累了!30岁正是辛苦打拼的时候,这时候一定更要爱惜健康。大部分白领的生理年龄比自然年龄要高10岁~13岁,主要原因是压力大或者生活没有规律。比如慢性胃炎、脂肪肝,甚至发展为胃癌、结肠癌等:从胃炎到胃癌得胃癌就像出车祸,虽然几率不高,但人走在街上都有被车撞的可能,而开车在高速发生车祸的风险要更高。
慢性浅表性胃炎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异常增生
↓
胃癌
从脂肪肝到肝癌大约有0.5%~1%的脂肪肝患者在20年后会发生肝癌。
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将会增加到4%~27%。
单纯性脂肪肝
↓
脂肪性肝炎
↓
肝硬化
↓
肝癌
年以前出生的人你紧张,血管也紧张不要以为心血管病还是老年病,很多年轻人血管已经老了,高血压发病也越来越年轻,30岁~60岁的高血压患者达到全部发病人群的2/3,由于高血压原因导致心血管病死亡,在中青年里面,又占到2/3。工作生活压力大,你紧张,血管也紧张,结果心率加快,血压也升高,长期下去,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将大幅增加。医院搞明白自己的心血管年龄,别让血管比实际年龄还要老。年以前出生且长期处于过劳状态的人,体检时最好加查一个大血管彩超,包括颈动脉、股动脉和股静脉,可以及时筛查粥样斑块阻塞。年以前出生的人生殖系统健康尤需注意男性长时间坐在办公室,浑浊的空气、电脑辐射、高脂高蛋白饮食、缺少运动、缺少心理疏导等导致体质下降,都会影响30岁男性的生育功能。25岁~30岁之前生殖能力会下一个台阶,不过非常缓慢,有时看不太出来。到38岁又会再下一个大台阶。
●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男性习惯性熬夜。其实,熬夜对内分泌有影响,而精子发生跟内分泌有密切联系。●烟草酒精对精子危害更是不必细说。●饮食方面,烧烤和油炸的淀粉类食物中含有致癌毒物丙烯酰胺,可导致男性少精、弱精。●此外,高温环境、雌激素环境、紧身牛仔裤和久坐习惯都有可能让精子“体能”下降,活力不再。女性从28岁到30岁这个年龄层开始,也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卵巢进行定期、全面检查。每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能显示卵巢大小,查看卵巢情况。其次是腹腔镜检查、体征妇科检查。卵巢早衰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出现卵巢早衰,只能尽力缓解、减慢早衰速度,及时就医。年以前出生的人糖尿病30岁后增长最快现在人为什么越容易得糖尿病呢?还是吃出来的!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薛耀明承担的科研项目在广州的两个代表性社区进行调查发现,糖尿病发病在30~45岁的“事业型”人群中增长最快。这类人群的特点就是玩命工作,还不运动、忽略自我保健。所以年以前出生的人,体检除了查空腹血糖,最好加查一个糖化血红蛋白,这样测糖尿病会更准确。30岁,要开始防病了!
对身体的保养,30岁也该开始了!人过30,身体各大部件都开始走下坡路。30到60岁期间,人与人之间的健康差距越拉越大。到60岁时,几乎不可相提论了——有的精神矍铄,有的已然过世。
30岁是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病开始抬头的一个起点。防防病趁年轻!定期进行防癌体检“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一理论早在两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里面已经提到了,到了现代,这种医学模式也越来越多的被国际医学界广泛认同,并被许多国家防病实践所证实。
癌症超早期筛查,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大方向之一。
以哈医大一院的“DNA甲基化·精准早期癌症筛查”为例,是一种世界上领先的“基因体检”方式,它仅需要5ml血,就能查出女性全身19个部位,男性全身16个部位是否已经出现病变,或是正在向癌症方向发展。
它的重大意义在于:通过基因检测,使得人们从根源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实现对重疾精准预防以及个性化治疗。
这项技术具有四大特点
发现·早▎着眼于癌症及重疾发生过程的第一阶段——分子阶段,真正实现癌症和重疾的“零级预防”,将肿瘤风险消灭在看不到的萌芽阶段。
功能·全▎可以一次性早期乃至超早期筛查出女性全身19种、男性全身16种常见癌和多种少见特殊癌症,同时还能检测到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非肿瘤性疾病和炎症、感染等非脏器性疾病。
筛查·准▎哈医大一院已经为余名患者进行DNA甲基变化综合分析,在有追踪检测及结合问诊的情况下,准确度高达90%。
风险·低▎疼痛?禁食?触发癌症扩散?放射线辐射?这些风险通通都没有!!!只要抽个血,连常规体检的空腹都不需要,你说方不方便?
身体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千万不要因为年轻就忽略
还是那句话,防病趁年轻!
文末阅读原文可了解更多信息哦
(本文科普资料来源:健康时报、基因空间、搜狐健康、综合网络图片均为网络配图)
咨询及预约挂号电话
-/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