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奇说
大家好!我是小奇。
众所周知,中国是肝炎大国。以丙肝为例,中国的丙肝患者超过万,占了全世界的20%。而其中慢性丙肝的主要治疗方式就是抗病毒治疗。虽然直接抗病毒治疗已经被广泛用于丙肝感染,但是对于它的长期有效性,科学家一直希望有一个客观、全面的研究结果来验证。
今年2月11日,来自法国的研究者就将自己在这个课题下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发表在了柳叶刀杂志上。
研究者从法国32个专业肝病中心招募了共计名丙肝患者。光这项招募工作,就用去了3年多的时间(-8-6到-12-31)。其中有97%的患者(名)符合随访条件并被纳入数据分析。研究者对这些人进行了平均长达33.4个月的跟踪,这些丙肝患者中有人进行了抗病毒治疗,人未进行治疗。
在整个跟踪阶段,共计有名患者死亡,人发生了肝细胞癌,人出现了失代偿肝硬化。在校正了各个变量影响之后,研究人员发现:抗病毒治疗可以大大降低肝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降幅高达52%;并使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降低34%;但是对失代偿性肝硬化并没有直接减缓作用。
看来对丙肝患者来说,抗病毒治疗确确实实是能带来远期受益的。
可喜的是,国家药监局把治疗丙肝的药物列为重点“关照”对象,经过优先审评,从年底开始,多个单方丙肝“特效药”获批上市。年以来,国际重磅丙肝鸡尾酒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丙通沙)和来迪派韦索磷布韦片陆续获批,让我国的丙肝治疗越过了第二代(NS4/3蛋白酶抑制剂+干扰素)和第三代(索非布韦+利巴韦林)疗法,直接进入了鸡尾酒时代。
其中,丙通沙还被纳入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惠及患者。
希望随着医学的进步和更多临床试验的推进,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没有难治的病!
感谢您的收听和阅读。
参考资料:
[1]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