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为什么有些人在早期发现病灶时,能够及时治疗,获得长期生存;为何有些人却病入膏肓才开始手足无措?
老张和小刘,就住在隔壁床。两人经诊断都是原发性肝癌,但两个人的结局截然不同,究其原因,除了运气和疾病本身之外,还与这两人天差地别的观念有关。
临近退休的老张在今年常规超声检查时发现了一个1cm的肝脏占位病变,甲胎蛋白也不高,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经过几天的治疗,顺利出院,仍然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而隔壁床的小刘,经过几年的打拼,事业有成,但是今年过来胃口越来越差,人也越来越瘦,直到上医院进行检查,没想到肝脏右叶有一个巨大肿瘤,左叶上也有两个可疑病灶,已经错过了手术切除时间,只能帮助他延长几年寿命。
能否早期发现是观念问题
防范肝癌需要定期体检,目前大多数肝癌患者都是等有了症状才去看病,大多已经到了晚期,总体治疗自然效果差。
几年前小刘与老张一样,都是慢性乙肝,但二者对待的态度和观念却不同,或许这就是导致两人不同结局的重要原因。
老张虽然年龄较大,而且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肝硬化,但他听从了医生的话,认真对待病情,每年体检,今年体检时发现了一个仅有1cm大小的肝癌。
而小刘觉得自己年轻,虽然知道自己有乙肝,医院治疗过一段时间,但一直没有什么症状,在加上工作忙,便不把乙肝放在心上,觉得年轻就是拼,事业和收入确实取得了不少,但最终却年纪轻轻患上肝癌,后悔莫及。
很多年轻的肝癌患者往往都是“拼命三郎”,虽然有乙肝,但不注意治疗,更不注意劳逸结合,容易在工作时积劳成疾。长时间得不到好的休息,一方面机体免疫力下降,清除癌细胞的能力下降,抵抗乙肝破坏的能力也下降,长期如此也加大了慢性肝炎发展成肝癌的几率。
小刘的肝癌有8cm那么大,根据经验,癌肿至少在小刘体内长了一两年了,但如果小刘能像老张一样每年坚持体检,或许就能在早期就给予治疗。
像小刘这样的不注意身体,常常熬夜加班,违反自然规律而造成的免疫系统失调,导致肝癌提早爆发而英年早逝的人不在少数。震惊之后,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如果患有慢性乙肝,平时要定期体检和规范化治疗,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加班将身体透支。
由于乙肝是肝癌的高危人群,所以参加一般的常规检查是不够的,除了肝脏彩超外,每年还应该做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检测。慢性肝病可怕之处就在于病史长,人们就不重视,但病情却还可能有变化,因此,体检不可缺少。
"带瘤生存"——癌症患者不错的追求
可能有许多人不理解,带瘤生存不就是不治了吗?有肿瘤在身体内,病情随时都有可能恶化,这还能安全吗?李院长表示,其实带瘤生存不是听之任之,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模式。
“带瘤生存”是指病人经过全身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后,常见的癌性症状消失,病人一般状况良好,可独立工作和生活,换言之机体免疫保护功能大于肿瘤扩散能力,使癌细胞长期"静止"、"休眠",病人处于临床治愈的健康状态。"带瘤生存"是中晚期癌症病人得以长期存活的出路,也是科研主攻方向;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带瘤生存"也是癌症患者不错的追求。
源头治肝
肝脏失去代偿能力无法发挥自身价值,也无法更好的为我们的身体提供服务,系统崩溃,如何恢复肝脏内环境,实现肝细胞再生……
扫描下方和白癜风专家在线沟通中科公益爱心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