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大是肝硬化的常见表现症状之一,有些肝友复查做彩超发现脾大后,就开始忧心忡忡,认为自己肯定是得了肝硬化了。那么脾肿大是不是一定就有肝硬化呢?不一定,脾肿大的原因可以有很多。
脾脏是机体免疫系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主要器官之一,具有很多功能。胎儿时期的脾脏是主要的造血器官,成人的脾脏不仅与免疫细胞的成熟有关,在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还能储存大量的血液,还参与了血细胞的新陈代谢。由于脾脏功能的多样性,在多种生理病理条件下,脾脏都可能会增大。
1感染性疾病:
有部分患者的脾肿大是急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沙门氏菌感染、伤寒、螺旋体感染、一些寄生虫感染等,感染期间多种炎症细胞向脾脏浸润,加上脾脏充血,脾脏体积会增大,这种脾大是暂时性的。这些感染性的疾病恢复之后,脾脏绝大多数也会回缩或恢复正常。
部分患者的脾肿大是以前的慢性感染性疾病遗留下来的:有一些慢性病痊愈后,因发生了脾脏纤维化,脾脏大小不会恢复正常,如血吸虫病、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梅毒、黑热病、布鲁菌病等。
2血液系统疾病: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纤维化、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增多、骨髓瘤等,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脾脏会代偿性重新发挥髓外造血功能,因此体积增大。
3恶性疾病:
脾脏是免疫细胞成熟的场所,也是血供非常丰富的器官,因此淋巴瘤或转移瘤等可能侵袭脾脏,造成脾肿大。
4脾淤血:
脾脏是体内最大的贮血器官,各种原因造成的脾脏血液回流受阻,均可造成脾脏淤血性肿大。如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及心力衰竭等。
所以如果肝友们体检检查出脾大,不应直接联想到肝硬化,要知道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症状有多种,肝硬化可能出现脾脏肿大的情况,但是出现脾大不一定就是肝硬化。这种情况下,应先咨询临床医生,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以免耽误其他病情。
但如果排除其他可能,确认引起脾大的原因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话,应及时就医对因治疗,并评估是否有进行脾切除术的指证。要知道,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危害是很严重的,除了脾大带来的脾功能亢进、血细胞降低,还可能造成消化道大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情况,肝癌的发生率也会升高,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有研究表明,对于慢乙肝相关肝硬化门脉高压,及时对因治疗,即抗病毒治疗,是能够有效逆转肝纤维化,降低门脉压力,缓解症状的。
总的来说,慢性肝病患者在定期随访中一旦发现有脾肿大,不用过于惊慌,但需要警惕肝硬化门脉高压及其他疾病可能,医院做系统的检查以及时找出脾肿大的原因,并进行规范化的对因治疗,改善预后。
(文章来源:肝博士,医院宣传办整理编辑)
北京中科忽悠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