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预期寿命缩短
脂肪肝患者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概率高
脂肪肝是隐源性肝硬化的重要原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导致肝细胞癌
危害三:脂肪肝是隐源性肝硬化的重要原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起病隐匿且进展缓慢,肝病预后主要取决于初次肝活组织检查组织学类型。
根据有无肝脏炎症损伤可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后者进一步根据有无肝纤维化及其程度分为早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F0、F1)、纤维化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F2、F3)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F4)。
据估计,健康查体发现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10%~25%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代谢综合征和(或)血清ALT和细胞角蛋白(CK)-18持续增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更有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在我国肝活组织检证实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占40%以上、肝硬化占2%~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为肝纤维化的中间阶段,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访10~20年肝硬化发生率仅为0.6%~3%,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0~15年肝硬化发生率达15%~25%。40.8%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访中肝纤维化进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平均每年纤维化进展等级0.09,大约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一半。
年龄50岁、体质量指数30kg/m2、高血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进展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50%左右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存在进展性肝纤维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代偿期可以维持很长时间,一旦失代偿则病死率很高。在美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仅次于慢性丙型肝炎,是肝移植的重要病因,然而在欧洲肝移植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只占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移植治疗的长期效果与其他病因肝移植相似,但是这些患者常因代谢性和心血管并发症而影响其接受肝脏移植手术,并且这些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可能较高。
Kleiner等回顾性分析有两次肝活组织检查资料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转归情况,发现13%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病缓解,44%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在随访中进展为可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随访中体质量增加及血清ALT升高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相关,而体质量降低则与肝病缓解相关;初次肝活组织检查有纤维化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可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再次肝活组织检查时纤维化进展的比率分别为21%、30%和29%,而纤维化好转的比率分别为53%、34%和36%。Thrift等对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平均随访9年,发现基线肝纤维化程度是预测肝病进展的重要指标。该研究根据FIB-4评分将肝纤维化分为早期(<1.3分)、中期(1.3-2.67分)及晚期(2.67分),基线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早期纤维化占68.3%,中期纤维化占31.7%;早期纤维化患者随访5年和12年分别有1.6%和9.3%发展为晚期肝纤维化,中期纤维化患者5年和12年后进展为晚期纤维化比例分别为20.3%和48.5%。动态肝活组织检查研究结果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脂肪变和炎症程度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逐渐减轻,发展至肝硬化时高达70%的患者脂肪性肝炎完全消退而呈现为“隐源性”肝硬化。高达63.3%的隐源性肝硬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隐源性肝硬化如果合并代谢综合征就可以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硬化。
与慢性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相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缓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能需要30~40年才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其并发症主要见于老年患者。
未完待续~~~
爱肝联盟是什么?
爱肝联盟是国内百余位肝病相关学科专家,联合《大众医学》杂志、《实用肝脏病杂志》共同发起的肝病患者关爱平台。
顾问:翁心华曾民德管又飞魏来侯金林贾继东蔡威杨秉辉陈成伟王贵强徐小元任红
主席:段钟平庄辉
执行主席:范建高
共同主席:厉有名高鑫王炳元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