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肝脏巨大血管瘤
女子却意外怀孕
这是惊喜还是惊吓?
她该如何抉择?
身患肝脏巨大血管瘤
她却选择了冒险生子
34岁的患者苏小红(化名),年曾因卵巢囊肿行手术治疗,术中有心跳骤停一次。年发现肝脏巨大血管瘤(大小mm*mm*mm),其体积类似一个小足球般大小。
什么是肝脏巨大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直径大于5cm以上时,我们称之为巨大血管瘤。可以出现右上腹隐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压迫症状,最危险的并发症为血管瘤自发性破裂腹腔内大出血、失血性休克致死。而患者的血管瘤竟然21cm*11cm*30cm,可谓比巨大还要大,可想而知其自发性破裂腹腔内大出血的风险有多大!
苏女医院治疗,因为手术难度太大,无法手术,便建议给予定期监测。
身上如同带着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苏女士强忍着压力生活,就在今年1月份,苏女士意外得知自己怀孕了。自己如此病重,加上怀孕,这无疑增大了病重的双重风险!
子宫的增大,严重的膈肌和腹部肌肉收缩或分娩均会引起腹内压升高,增加肿瘤破裂的风险。风险如此之大,在要不要小孩这个问题上,苏女士和家人冒着巨大风险,最后选择了要!
因为这对于有过不良孕产史的苏女士一家人来说,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生命“大礼”。
医院生产更顺利安全?
苏女士为了圆做妈妈的梦,为了生活的一份希望,冒险选择了要这个孩子。如今,她已经怀孕38+3周,整个孕期定期产检。然而最后能否顺利生产?医院生产更安全?苏女士全家人都很忐忑。
苏女士一家人医院的综合实力,最终毅然决然地选择医院。苏女士的爱人表示,他们相医院的产科、重症科及其综合实力。
血管瘤破裂大出血随时危及母儿生命、加上孕妇本身又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形成血栓,在术前、术后均可能因为血栓形成、肺栓塞而失去生命。
考虑到分娩会引起腹内压升高,增加肿瘤破裂的风险,对于其分娩方式的选择,经产科讨论后,决定采取剖宫产的方式终止妊娠。
手术娩出胎儿的过程中,胎儿娩出后腹压的突然下降,或者一些不可预估的因素会不会引起肿瘤的破裂?患者曾有手术过程中心脏骤停史,这次手术是否仍会发生?麻醉方式该如何选择?
全力以赴克服重重风险
手术成功母子平安出院
为了确保母儿能够安全度过这次难关,医院汇集了全院相关科室的力量,医务部、重症科、麻醉科、新生儿科、心内科、血液科、肝胆外科等专家进行了全院大会诊,全面评估讨论了患者病情及手术期注意事项。并完善相关的检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医院告知病情及风险后,苏女士表示理解,并签字要求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10月17日,由产科副主任李凯博士主刀,在麻醉科、肝胆外科、新生儿科等相关科室的协助下,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剖宫产手术。
男婴重克
术后苏女士转入了重症医学科治疗,由于她有肝脏巨大血管瘤,并长期使用肝素抗凝,术后可能有脏器出血不止、失血性休克、心脑血管意外等不可预计的风险,在重症医学科医师全方位细心的照顾下,苏女士生命体征很快平稳,第二天就转入产科进行产后康复治疗。
目前苏女士已经出院,母子平安。
该特殊病例成功分娩
一面锦旗写满医患和谐之情
苏女士能够平安生产,可谓是集齐了产科及全院多学科的力量,完成了广西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罕见的巨大肝脏血管瘤合并妊娠的成功分娩。
据文献显示:目前国际上报道的肝脏巨大血管瘤合并妊娠的病例也只有15例,其中有2例成功分娩,国内报道的只有3例,无1例成功分娩。
为了表达感谢之情,苏女士和家属专门给桂医附院医生送来一幅写着“尽心尽责医术精湛”字样的锦旗。
来源
微报桂林
编辑
覃燕燕实习生覃棋碧
责编
卫耀华
内容总监
玉颖
广西日报新媒体出品
精彩推荐
权威发布丨曾万明同志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
权威发布丨覃黎魁等5名厅级干部任职前公示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