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在中国是非常高发的一种癌症,每年全国大约有30-35万的新发肝癌患者(占全球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的近一半),在中国是第三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则是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二。所以说肝癌应该可以算作最有价值向国人科普的几种疾病之一。
肝癌从何而来想要把肝癌的来龙去脉厘清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中国人肝癌高发的情况并非偶然,而是与国人极高的乙肝感染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乙肝的发病和流行情况,可以参考《乙型肝炎病毒——何日摆脱萦绕国人的梦魇》一文。乙肝病毒可以把自己的基因嵌入宿主的基因组内,使得宿主细胞不断生产新的病毒,人体无法彻底清除病毒引起慢性感染。而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被认为和肝癌的发病有着莫大的关系。一般过去的观点认为,从乙肝感染到肝硬化,肝脏的病理变化发展大致是沿着: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这一演进过程推进的,全程大约在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这也是医生非常重视肝硬化病人的肝癌筛查的原因。
但是以上过程只是一种经典的肝癌演进路线,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则是跳过了肝硬化阶段,从慢性肝炎阶段直接跳入到肝癌的阶段。而且从肝炎发展到肝癌的时间也并不总是那么漫长,一些在出生时从母亲处感染肝炎病毒的患者,在二三十岁上就不幸罹患肝癌,也非常可惜。而且慢性肝炎也并非是唯一一种会诱发肝癌的情况,罹患肝癌的患者未必感染肝炎病毒,而罹患慢性肝炎的患者也未必一定会得肝癌,只是慢性肝炎患者罹癌的风险要远远高于普通人。
慢性乙型肝炎是增加罹患肝癌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他一些增加风险的因素还包括(但不限于)吸烟、酗酒、肥胖、糖尿病、丙肝、霉变食物等等。其中“吸烟、酗酒、肥胖、糖尿病”几乎可以算作致癌因素的“黄金搭档”,几乎所有的癌症都与这几种因素有关,当然肝癌也不例外了。具体到肝癌这种疾病,“黄金搭档”中的酗酒因素又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因人体摄入的酒精绝大多数是通过肝脏代谢的,长期酗酒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形成慢性炎症,继而为癌症的发展提供了环境。
以上提到的那么多因素都是肝癌的“危险因素”,因为人们目前对癌症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所以这些因素都与增高的罹癌风险有关,但是究竟其中有没有,如果有的话哪一些是肝癌的病因?现在还没有定论。
如何早期发现肝癌对所有癌症来说,如何在疾病早期就能发现并处理病灶都是很大的难题,因为早期癌症往往是没有症状的。越是早期难以被发现的癌症,一般整体的死亡率也越高。肝癌就是其中的典范。
肝癌的整体中位生存期只有6个月,也就是说从确诊到死亡,只有约一半的肝癌患者可以活过第6个月。但是相对来说,早期肝癌的中位生存期则可以达到25-30个月,远远高于整体水平。提示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到了癌症中晚期。
照理来说肝癌相对其他肿瘤来说应该更容易早期发现一些才对,因为我们已经很明确的知道,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是肝癌的高危险人群,如果对这些病人加强筛查,早期发现肝癌应该是相对较简单的事情。但是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公众对肝癌的态度较为淡漠,尤其是作为高危人群的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对健康的盖百霖副作用太原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