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这个神奇的~
红会感染小课堂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
乙肝
综述
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B),简称乙肝,顾名思义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肝脏急性或慢性发炎之疾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潜伏期,可从30天至天不等,平均约75天。大多数人初次感染时没有明显症状,而少数人会有急性症状如恶心呕吐、黄疸、疲倦、茶色尿以及腹痛等。初次感染造成的急性症状,通常持续数周之后即会消退,极少数会造成死亡或严重并发症[1][6]。婴儿经由母亲垂直感染乙型肝炎后,有90%的概率成为慢性乙型肝炎带原者;而5岁后才感染乙型肝炎者,长大后只有不到10%会成为慢性带原者。虽然大部分慢性肝炎患者没有症状,但却有机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亦为慢性肝炎患者死因的15%至25%。
“乙肝患者什么有传染性”是重要的,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包括精液,阴道的液体,乳汁,血液,淋巴液,脑脊髓的液体,肺腔的液体,腹膜的液体,关节的液体,羊水等等。这些都属于人体的体液,只要体液含有乙肝病毒,就具有传染性。
自年乙型肝炎疫苗问世之后,人们可以有效地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出生后首日注射第一剂,接着需定期完成第二剂或第三剂甚至更多的接种,方能获得最佳的疫苗保护力。于年统计,全球约个国家将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列为国家的卫生政策之一。并同时要求输血用的血液皆须接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检验,并且在性交时使用保险套可以预防感染。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英文全称是HepatitisB
乙肝
流行病学分布
年7月28日是第七个世界肝炎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主题定为“EliminateHepatitis”(消除肝炎)。年5月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赞成并通过了一项针对病毒性肝炎的全球策略,即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总体目标。这是首个针对病毒性肝炎的全球策略,是全球病毒性肝炎防治的重要里程碑。
WHO于今年4月在日内瓦发布的《年全球肝炎报告》指出:病毒性肝炎现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需要做出紧急反应。截至年底,全球大约有3.25亿人感染慢性肝炎,其中约有2.57亿人感染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在全球广泛流行。据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全球有20亿人感染乙肝病毒,其中有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中国是肝炎高发国度,其中乙肝尤甚。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病毒携带人群约万,其中约有1/4发展为慢性肝病,部分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年全国法定报告病毒性肝炎发病、死亡统计
(数据来源: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HBV是什么意思?
HBV是HepatitisBVirus的英文缩写,意思是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
病毒
乙肝病毒之所以鼎鼎大名,与它的特殊性很有关系。现在我们就把它展示给大家,让大家知道它的真面目。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HBV),是目前已知的感染人的最小DNA病毒之一,直径只有头发丝的四万分之一,而它也是最难治愈的病毒之一。
HBV的复制有几个主要特点:
1.HBV虽然是一个双链DNA病毒,但和身为RNA病毒的艾滋病毒(HIV)一样,其复制存在着逆转录的过程,使得病毒基因组可以被整合到机体中,一方面使得机体难以将病毒彻底清除,另一方面成为潜在致癌的隐患;
2.HBV在进入肝细胞后可以转化成cccDNA(covalentlyclosedcircularDNA,共价闭合环状DN),并长期潜伏在细胞核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即使抗病毒治疗也难以彻底清除;而一旦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化疗、放疗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cccDNA则会跳出来作恶,转入活跃的复制状态,使得HBV感染长期持续性存在。因此,HBV在目前医疗水平上,是一个可以控制但不能彻底清除的病毒。
乙肝
病毒的特点
1、HBV具有顽强的抵抗力
它对热、对低温、对干燥、对紫外线、对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都能够耐受;在零下20度也冻不死它,能活20年!在30—37度可存活6个月,在超过37度时可活7天,在55度时可活6小时。大家平日里常用的消毒剂,如酒精、来苏儿、碘酒等对它根本不起作用,不能杀死它们,所以家里有了乙肝病人就不要用这些消毒剂来消毒。但是HBV怕高热,如加热到度,只要10分钟就可使其失去传染性。HBV对0.5%过氧乙酸非常敏感,这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杀死它们。3%漂白粉、0.2%新洁尔灭也可用来杀灭HBV。
2、HBV有明显的嗜肝性
HBv也叫嗜肝病毒,是因为它侵人人体后就要专门进攻肝脏,钻入肝细胞,在那儿定居并繁衍后代。据研究,这是因为在肝细胞表面有一种HBV的“受体”,接受HBv。大量HBV集中在肝细胞内,不断地繁殖、复制,成熟的HBV被释放出肝细胞,又侵入别的健康的肝细胞,这样不断复制、不断侵袭,最终诱发了肝细胞的免疫损伤。
3、HBV有轻度的“泛嗜性”
所谓“泛嗜性”,就是HBV偶尔也会侵犯除了肝脏之外的器官和组织,比如胆管上皮细胞、肾小管的细胞、胰腺的细胞、胃粘膜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等等。因而,HBV有时也可以引起上述部位的疾病,如HBV相关性糖尿病、HBV相关性肾炎、HBV相关性胃病、HBV相关性血液病等。但是这些“泛嗜性”侵害并不是必然发生,大多数感染HBV的人不发生“泛嗜性”损害,所以说它是轻度泛嗜性,HBV主要还是侵犯肝脏。
4、HBv的严格种属特性
HBV主要是侵犯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到目前为止,只有人类、黑猩猩、长臂猿、狒狒对HBV易于感染,其他动物不会感染HBV。虽然吸血昆虫体内可能查到HBV的踪迹,但只是暂时“寄居”而已,一般不会在它们体内复制和增殖。人们常接触的动物如鸡、马、牛、羊、猪、狗等都不能传播HBV。
5、HBV感染的慢性化特点
我国现有HBV携带者万人,他们都是HBV的慢性感染者。研究发现,这些人的感染几乎都是在胎儿期或幼儿期感染HBV的,经过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感染历程,HBv仍然在他们体内不消失,但也不发病。不过,他们仍然可以不断向外界排放HBv,是重要的乙肝传染源。
6、HBV的变异性
科学家们发现HBV是最容易变异的病毒之一。所谓变异,就是HBV的基因突变,变异也是病毒为了自己的生存所采取的“策略”,如果有强有力的抗HBV药物进入人体内,必然要对HBV构成生命威胁,为了抵抗药物的作用,它们就使自己发生“变异“。来对付药物,使药物失去效力,它们好继续为非作歹。HBV变异的特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许多麻烦。
7、HBV本身对肝脏的非致病性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糊涂了,HBV明明有嗜肝性,专门损害肝脏,怎么又对肝脏没有致病性了?HBV确确实实对肝脏没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事实证明,我国大量的HBV携带者,体内虽有很多HBV,但并没有发生肝炎。如果说HBV能直接损伤肝细胞,那么这些无症状的HBv携带者就不存在了,都会是乙肝病人了。乙肝的发病是由于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的参与,如免疫细胞不参与,HBV就不会致人发生肝损伤。
8、HBV的致癌性
现在已经肯定,HBV是致肝癌的重要因子,约80%—90%的肝癌都有HBV背景。有人观察发现,有20年HBV感染史者,约有5%—10%的发生癌变,癌变的原因是HBV的x基因整合到肝细胞基因上,发生了突变,导致肝癌。人们最为关心的也是HBV致癌问题,特别是无症状HBV携带者最怕癌变。其实,大多数肝癌都是在慢性肝病、特别是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HBV携带者的肝脏基本上没有炎症,更没有肝硬化,一般是不会直接癌变的,大家不必忧心如焚。
乙肝
临床表现
大、小三阳是什么意思?
大三阳和小三阳是肝炎检测中的三种抗原抗体呈阳性的俗称。
1、全身表现
肝脏会影响人体全身,因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乙肝症状。少数人还会有类似感冒的乙肝症状。
2、消化道症状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明显的乙肝症状。
4、肝区疼痛
肝脏一般不会感觉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出现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等乙肝症状。
5、肝脾大
乙肝患者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常有肝大等乙肝症状。
6、手掌表现
不少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等乙肝症状。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等乙肝症状。
7、皮肤表现
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形成的乙肝症状。同时,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
相关
检查
肝功能检查
包括胆红素、麝香草酚浊度试验、AST、ALT、A/G、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蛋白电泳等。
特异血清病原学检查
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俗称两对半检查,大小三阳的确诊由此而来。)有条件可检测HBV-DNA,DNA-p,Pre-S1、Pre-S2等。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内HBV-DNA。
其它检查
肝脏活检(肝穿刺检查)。
血糖、尿糖、尿常规等。
乙肝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
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治疗
1、干扰素(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
该类药物的优点是有固定疗程、不产生病毒耐药、HBeAg,HBsAg血清转换率高且应答持久、具有调节免疫和抗病毒双重功效;
缺点:需皮下注射、价格较高、不良反应较多等(流感样症候群、骨髓抑制、精神异常等)有妊娠、精神病、酗酒、失代偿期肝硬化、甲状腺疾病等禁忌症。
采用干扰素治疗病情阶段:病毒载量低于、高ALT水平、HBeAg低滴度、女性、非母婴传播、病程短。
2、核苷(酸)类似物
这类药物的优点是:“有效性、易行性、安全性”,但是也有疗程不固定、易发生病毒耐药、停药后易复发等的缺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克拉夫定等。
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优先选择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不推荐交替使用阿德福韦酯和换用高剂量的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患者可改用或联合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临床研究显示,核苷类似物耐药患者改用干扰素治疗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3、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优点是作用机理全面,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抗炎抗肝纤维化等多重作用,但是却起效慢,抗病毒的速度难以和西药相比。
中药治疗乙肝主要适用症状明显的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轻度乙型肝炎、联合西医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癌的患者。
预防
乙肝
第一:乙肝病人的防护最重要的就是积极注射乙肝疫苗,还需要留意保护易感人群,注射乙肝是最常常最有效的防护。乙肝疫苗高效安全,可按0、1、6月程序,三角肌肌注。血源疫苗每次10~30mu;g,重组疫苗5~10mu;g。产生的抗-HBs效价与保护作用呈正相关关系,一般认为10U/L才具有保护作用。对于血液透析病人和其他免疫损害者应加大接种剂量或次数。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主要用于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可与乙肝疫苗联合使用,国内生产的HBIg多数为U/ml,用量应为0.~0.2ml/kg。
第二:乙肝防护要养成一个保持卫生、勤洗手的习惯。平常,最好不要拿手指揉眼睛、挤痘痘、抠鼻子、挠痒痒等。一旦实在要做这些事儿,要事先把手洗干净,并用消毒液消毒。要留意办公场所卫生,自己的办公桌椅、办公用具和公用物品要保持卫生、勤消毒。
第三:最常见的预防乙肝的办法还有就是消灭传染源,注意对具有感染性病人的隔离,还要注意处于恢复期病毒携带者的定期随访。另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行业卫生,防止自身血液、唾液还有其他分泌物污染四周环境。所用食具、牙刷、修面用具、盥洗用具应与健康人分开。
第四:乙肝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身体的营养均衡、锻炼自身的身体、劳逸结合,加强体质,可增长自己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病毒的几率。当然,无论身边是否有乙肝病毒携带者,你都需要注意注射、输液、拔牙、洗牙所用的器具等的卫生安全。
第五:乙肝的预防,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自己的卫生。加强卫生教育以及管理工作。防止医源性传播,确保一针一人一管一消毒,提倡一次性注射器,对带血污染物品彻底消毒处理。加强血液制品管理。
(本文图文来自网络,侵删)
红会感染祝您健康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的费用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