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垃圾桶分类
垃圾桶特点
垃圾桶用途
垃圾桶优势
垃圾桶介绍
垃圾桶发展

当我给儿子制造好假想敌后,他不再叛逆

去年,上初二的儿子变得脾气暴躁、叛逆厌学、成绩拉垮……

真是让我有苦说不出。期中考试,他成绩非常差,可他一点也不在意,回家照样躺床上玩游戏。我想跟他聊聊:“你这次考得太差了,还是要少玩些游戏,把心思多花在学习上。”我自认为语气挺平和,可他却很不耐烦:“成绩成绩成绩,你眼里就只有成绩,反正现在就是这么差了,看不惯就别看!”对于他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我很生气:“我不关心成绩关心什么?眼看就要中考了,考不上高中你能干什么?”“啃老呗!实在不行去翻垃圾桶,肯定饿不死。”他眼睛没离开手机,说出的话却比刀子还扎心。其实,儿子以前不是这样的,那时候他成绩优异、阳光开朗,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小学霸。为了让他上本地最好的初中,从4年级起,我就开始给他规划小升初。要想顺利升学,语数外都得全面升级。语文需要加大阅读量,做难度更高的积累。奥数肯定得跟上,毕竟是考察重点。升入初中英语就是主科,自然也要提前学习。

那天,得知增加了3个课程,他非常生气:“为什么安排这么多课?我已经很累了!”

我告诉他:“我还不是为你好,考上好学校,你脸上也有光呀!”6年级上学期,我又占用了半天时间,对他每周学的知识进行筛查,并进行升学模拟。那段时间他的状态很不好,隔三岔五就发脾气:“我累死了,就不能让我休息一下吗?”我给他鼓劲:“再努力最后一年。”后来实在压不住,我就开始卖惨:“你知道为了让你上这个初中,爸爸妈妈的工资都花在你身上了吗?你说不学就不学,对得起我们吗?”儿子没反驳,但在学习上表现地越来越浮躁,他悄摸玩手机,做作业只管速度不管质量,完全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如果我批评他,他的火气比我还大。虽然后来他还是考上了那所学校,但情况并未好转。上初中后,他开始沉迷游戏,为了多些时间玩游戏,作业也是敷衍了事。有好几次我发现他直接搜答案,没收手机后,他干脆乱写。本来成绩就只是勉强中等,这样一来,自然越来越差。为此,我们一次又一次吵架,搞得家里乌烟瘴气。眼看儿子越来越放纵,我急得要死,却又无能为力。这是一位妈妈的求助,她说:为了让儿子有个好前程,我不惜财力人力,把能给的都给他了,为什么最后他反过来责怪我,还把我当仇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这个妈妈犯了很多父母都会犯的错:空有为孩子好的心,却没有帮孩子好的策略。用孩子讨厌的方式,将孩子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很多父母都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又不会害他,做什么都是为他好,教自己孩子还讲什么方法策略,我天天上班都要累死了,教他还要这样那样,要不要我活了。

父母辛苦是自然,但那些自律、有上进心的孩子,不是凭空产生,这背后必须付出智慧和努力。事实上,管人就是管情绪,孩子也不例外。如果每次教育孩子,父母都抱着“我说的都对”、“你就按我说的做就行”的思想,看到孩子做得不好,就指责、批评,甚至动手。这种枉顾孩子情绪,谁拳头硬就听谁的,企图用身份和武力驯服孩子的方式,只能将孩子逼到对立面。不仅达不到效果,还会激发孩子的逆反。举个例子:孩子回家因为上课不认真被爸妈批评,虽然他做错了,但他还是因为被批评而生气。所以做作业时,他想:你们不让我开心,我也要让你们不开心!于是,他故意把作业写得一团糟,甚至边做边玩。孩子年龄低,能量不大时,父母的严格控制有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还用粗暴和霸道决定一切,只会让亲子隔阂越来越大。

父母成为孩子眼中的敌人,为了击退父母,甚至不惜将学习当筹码,跟父母对抗。

最典型的方式就是:摆烂、沉迷游戏、叛逆……反正孩子就一句话: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父母越在意什么,就越要摧毁什么。那么,要想管好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用意,并配合父母的管理,需要怎么做呢?我给这个母亲3个建议:第一:跟孩子统一战线,设置“假想敌”,集中精力一致对外聪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尤其是面对青春期孩子时,都会帮孩子设置“假想敌”,全家统一战线,让孩子知道自己被支持、被认可。这样,他们就不会把学习的火气发泄到父母身上了。从那以后,这位母亲开始改变战略。对于孩子乱做作业、没节制玩游戏的举动,她选择忽视。她开始跟孩子搞好关系,邀请孩子去吃大餐,分享有趣的电影给他。对于儿子玩的游戏,她也能给出客观评价:“水平真不错。”不仅如此,她还充分给予孩子选择权,并对他的决定表示尊重。

当她开始跟孩子释放善意,孩子的对抗情绪明显弱化。再也不像以前冷冰冰的,偶尔还会讲讲学校里发生的事。

在她的努力下,家里越来越和谐。没有对抗,儿子学习的态度也有所调整,至少不会为了气父母故意做差。此时,他讨厌学习,是单纯单纯讨厌学习本身。做到这一步,父母就可以开始进行第二步了。第二步:帮孩子降低“敌人”的难度等级,用成功换成功不可否认,学习是困难的。绝大多数孩子学不好,就是因为学习太难,被打趴了,被打怕了,所以厌恶学习。因此,只鼓励孩子冲锋,又不帮孩子解决困难,只会让孩子一次次尝到失败的苦果,对学习越来越没自信。这时,父母要帮孩子降低学习的难度系数,让孩子感受突破一道难题的快乐,取得成绩进步的喜悦,这样他们才能获得对学习的掌控力。为了做到这一步,这位妈妈真是煞费苦心。有一次,儿子回家抱怨数学老师布置的习题太多,所以做作业一直拖拖拉拉消极怠工。她立马想到一个方法,把作业复制了2份,给老公一份,自己留一份,然后告诉儿子:“我们把作业分3份,来比赛吧!”果然,儿子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很快就完成第一份。虽然错误率非常高,但她们没有斥责孩子,而是去找优点:“速度很快,而且这3道,我和你爸都做错了,只有你做对了,聪明!”儿子很高兴,认真讲了自己的思路,再继续第二轮第三轮比赛。最后,孩子不仅快速完成作业,而且正确率也越来越高。此后,他们经常用这种方法学习,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对做作业的抵触越来越小,还尽可能想做到最好。为了跟父母一较高下,他上课越发认真,玩游戏的时间减少,这自然引发了正向结果,几个月后,儿子的成绩开始逐步上升,学习信心也大大增加了。第三步:保持权威,为建立内驱力加码父母中有一人在跟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同时,维持好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形象,往往能成最佳助攻。比如当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高大权威的,这个父亲的认可会令孩子价值感翻倍。当然,权威感的培养,不是通过严肃打骂令孩子恐惧,而是父母处理问题公正客观,令人信服。

所以,父母打好配合,在教育孩子时,一个负责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为孩子负面情绪的宣泄做辅助。

一个在帮孩子建立自信,正确的三观上发力,孩子就能形成正向成长闭环。总的来说:就是让老师做老师,让父母成父母,让孩子当孩子。逼孩子学习、教孩子多学知识是老师的事。父母及时帮孩子排解学习的负面情绪,引导孩子建立学习自信,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目标。

帮助他们起飞,与所有父母共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com/gyhcr/1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