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硬化症状
肝硬化传染
肝硬化治疗
肝硬化用药
肝硬化手术
肝硬化原因

原创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上海中医院肝病二科赵志敏

来源:肝博士杂志

肝纤维化是多种病因导致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虽然部分慢性肝病采用病因治疗如抗病毒后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肝纤维化逆转,仍有部分患者会继续进展;而且尚有相当多的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目前缺乏特异性病因治疗。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甚或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腹水、出血、肝性脑病等表现,严重威胁生命健康。中医药抗纤维化治疗经过长期积累,并有不少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药物。

如何选择合适的中药治疗需要结合3个方面:

01

一是看病情发展的阶段,疾病早期有明显的肝损伤,这时应尽早明确导致肝损伤的原因,及时针对病因治疗,阻止损伤进一步扩大;已出现肝组织纤维化或硬化的患者应注重逆转纤维化的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一旦出现出血、腹水等提示肝功能的失代偿,需对症纠正,避免疾病进展,降低死亡率。

02

二是机体本身寒热虚实状态与药物的特性,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疾病来袭时的表现和治疗也是不同的。

简单举个例子,病毒感染中医认为多属疫毒之邪,其发病若机体本身偏热、邪毒化热,通常采用寒凉的药物去纠正这种偏颇;如果本身底子比较弱,那么在驱除病邪的同时需要兼顾扶助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03

三是组织病理特点,肝纤维化是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或/和功能异常的病理变。

这种纤维化病理在中医多认为其基本病机是正虚血瘀,治疗上常使用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的药物;若肝脏破坏严重,后期的重建还需考虑补肝体助肝用。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展循证医学的临床试验,发明了多个NMPA批准的抗肝纤维化中成药产品或经验方,形成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临床中应结合病情,辨证使用。此外,随着药物的使用,机体的寒热虚实状态会随之发生改变,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com/gyhzz/8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