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增大的原因包括感染性病变、血液系统病变、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以及结缔组织病、糖尿病、Gaucher病等。
主要包括贫血、发热、乏力、消瘦、紫癜等,检査可扪及左上腹部肿大的脾脏
在CT及MR横断面上脾长径径超过10cm,短径超过4cm,头尾方向长度超过13cm,即为脾增大。此外,有学者提出以脾周肋单元进行表示,脾大于5个肋单元即为脾增大;脾小于5个肋单元,但其下缘超过肝下缘也被认为是脾脏增大。
附录:21种引起脾大的疾病汇总
1.右心功能不全
右心功能不全时可以在腹部出现一系列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肝淤血,门静脉壁及肝内分隔水肿,下腔静脉扩张,脾大,肠系膜及网膜水肿,胆囊壁水肿、增厚,腹腔积液。
2.肝硬化
肝硬化后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而导致的。肝硬化后,肝内循环遭到严重破坏,肝内的门静脉是静脉回流的一个重要通路,肝硬化的假小叶形成,挤压门静脉的肝内分支,导致门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脾长期淤血,进而发生脾脏肿大。
3.区域性门脉高压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种由不同原因造成脾静脉血液回流所致的脾胃区域静脉压力升高的病理状态,也称左侧门静脉高压症,常为多种原因引起的单纯性脾静脉梗阻,致门静脉脾胃区压力增高超过正常。它除了可引起脾脏淤血肿大外,还可形成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甚至破裂出血;而脾静脉血栓可能蔓延至门静脉、肠系膜静脉,从而导致广泛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出现严重胃肠道淤血,甚至肠道坏死
4.白血病
脾大是慢粒白血病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之一。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明显吸附.这些不成熟的细胞并在身体的其他组织出现堆积,影响其他组织的功能.脾脏是造血器官,当然也会存在未成熟的白细胞的堆积,造成脾脏增大.
5.骨髓纤维化
原发骨髓纤维化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列,都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本病的特征是贫血、骨髓纤维组织增生和髓外造血。外周血可见泪滴样红血细胞,存在肝脾肿大。
6.急性脾梗死
是一种临床少见疾病,而自发性急性完全性脾梗死则更为罕见。常见的病因有血液系统疾病,出凝血障碍,最常见的是地中海贫血和白血病、淋巴瘤。其次是脾动脉内血栓形成、脾动脉硬化、脾动脉内癌栓形成、微血管栓塞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异位拴脱落等。
7.单核细胞增多症
一种主要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以高热、咽峡炎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呈自限性过程,大多预后良好。本病主要病理组织学改变是淋巴细胞良性增生,肝、脾、心肌、肾、肾上腺、肺、中枢神经均可受累,表现为异常的淋巴细胞浸润。脾动脉为终末动脉,吻合支少,一旦出现脾动脉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便容易形成血栓,出现脾梗死。
8.AIDS
脾大原因可能与慢性病毒学症或其他脾的微生物感染有关,还可能来自于淋巴瘤(AIDS很常见)。即使患者HIV阳性表现,单纯的脾大对AIDS无特殊意义。
9.脾脏肉瘤样病
脾脏增大,可见弥漫性、多发、小的低密度肉芽肿,常伴肝大,肝内多发小结节肉芽肿。
10.脾脏肿瘤性病变
11.戈谢病
戈谢病(Gauchersdisease,GD)是溶酶体贮积病(lysosomalstoragedisease,LSD)中最常见的一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戈谢病是由于葡糖脑苷脂(glucocerebroside,G.C.)在肝、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内蓄积所致。成人型(Ⅰ型)为本病最常见类型,也是脂质贮积病中常见者。任何年龄均可起病,常以脾脏大就医。进展可快可慢,进展慢者,脾脏大尤甚,有时有脾梗死或脾破裂而发生急腹症症状。肝脏呈进行性肿大,但不如脾脏肿大明显。
12.淀粉样变性病
代谢性相关病变,表现为一个或数个器官内异常蛋白沉积。常导致肝脾大。
13.其他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肝炎;静脉性注射药物滥用;胶原血管病;疟疾;糖尿病;糖原贮积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往期16大精彩回顾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