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医院血液病科、肝病科及介入科联合开展的我市首例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手术取得成功,这标志着该院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取得重大进展。
据了解,患者是一名55岁的中年女性,已有乙型肝炎病史20年,双下肢水肿,顽固性腹水,低蛋白血症,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痛苦。前不久入住一院肝病科,被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
为了解除患者病痛,肝病科副主任庞国宏请血液科主任王敏芳会诊。经会诊后讨论决定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技术”来挽救患者生命。经过精心准备,手术如期进行。在血液科无菌层流手术室,王敏芳先从患者体内抽取骨髓ml,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净化、提取、分离,获得1.2×个CD34+干细胞。随后,患者被送到介入科,在介入科主任李灵军的配合下,通过血管介入方法,将提取的干细胞悬液缓慢输入患者肝脏,实施完成了自体干细胞治疗。手术历时3个小时,术中及术后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
据王敏芳介绍,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植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这些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维持自身细胞群的大小,同时有可以进一步分化为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是国际国内治疗肝硬化的一种新疗法,是世界上最前沿、最热门的医疗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将骨髓中分离出干细胞,通过介入的方法将干细胞输送到有病的肝脏,让这些干细胞“落户”。当干细胞被输入到患者肝脏后,就像种入肝脏的“种子”,在肝脏微环境调节下“入乡随俗”的分化为肝细胞,以替代因退变、损伤、基因缺陷而受损的细胞,恢复肝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肝硬化的目的。其费用比肝脏移植低几十倍,且治疗过程中患者几乎没有痛苦。
据悉,目前该院已在血液科成立细胞治疗中心、细胞实验室与层流病房,组建了一支以王敏芳为核心的医疗队伍,通过不断完善技术水平,创新技术项目,形成多科室通力协作的多病种治疗系统,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