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医院牛俊奇
预防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
肝硬化患者一旦重叠感染甲型肝炎或乙型肝炎病毒,死亡率高。首先,为了预防合并感染甲型或乙型肝炎,可接种相应疫苗。甲型和乙型肝炎疫苗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安全有效,对预防失代偿性肝病的发生有效。其次,对流感和肺炎进行预防。流感和肺炎会使肝硬化进一步加重,接种流感和肺炎双球菌疫苗对肝硬化患者安全,且接种流感疫苗可防止肝脏失代偿、减少肝硬化死亡率。
另外,欧美指南建议成年肝硬化患者使用水痘和带状疱疹疫苗。医生应提醒肝硬化患者应用该疫苗。
预防门脉高压
保持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在10mmHg以下,可使减慢患者静脉曲张的形成,降低首次出血风险并显著提高生存率。降低HVPG的常用药物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也会提高HVPG治疗效果。酒精不仅增加肝损害,也增加HVPG,而维生素C和黑巧克力对于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有效。
避免血栓等合并症
血液动力学改变是肝硬化患者形成门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急性门静脉血栓是一种少见且临床表现复杂的急腹症,常被误诊、漏诊,未及时治疗的患者死亡率高达50%。因此,对血栓的发生需及时治疗,如采用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联合全身抗凝治疗急性广泛门静脉血栓。
避免药物性肝损害
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原因很多,如肝血流减少、腹水、门静脉高压胃病等。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病情的恶化会导致一些药物的疗效增加,如阿片类镇痛药、抗焦虑药;也会使一些药物的疗效下降,如β受体阻滞剂剂、利尿剂。证明大多数药物的肝毒性风险是否增加较为困难,多数药物对于肝硬化是安全的,如对乙酰氨基酚,而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对肝脏有害,应避免使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使用的甘草酸,因其导致钠潴留、水肿、高血压和钾的损失,在肝硬化时应避免使用。
以往肝硬化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存在争议,最近的几项回顾性和一项大型前瞻性试验表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不增加肝毒性。总体而言,肝硬化患者应避免过多用药种类以及大剂量用药。
本期编辑:武冬秋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