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也是老难题。据统计,年上海全市每日生活垃圾清运量接近2.6万吨,年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万吨。“垃圾围城”迫在眉睫。今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将于年7月1日起施行。2月26日,中国上海网发布《关于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年全市生活垃圾工作立下“军令状”:全市实现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70%以上居住区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人大代表是垃圾分类立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自己开始垃圾分类了吗?关于推进垃圾分类,他们还有哪些好的建议?今年全国两会上,记者就此采访了10位全国人大代表。图说:浦东金桥一小区居民家的厨房也贴上了垃圾分类细则。杨建正摄潘向黎代表:物业要负起责任我们家已经垃圾分类很久了,采取的一直是三分法: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而且全家人都积极参与。我觉得上海出台这个法规非常及时,用上海人的话说,这是一件非常“有腔调”的事,我觉得垃圾分类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品质。对于垃圾分类,其实有一段时间我不太有信心。在调研中,很多老百姓告诉我,他们认认真真把垃圾分好,垃圾车来运的时候,又把所有垃圾都倒在一起运走了。还有个朋友告诉我,有次他拿着电池、碎灯泡等有毒有害垃圾去扔,但在小区里找不到专门的垃圾桶,就去问物业该扔在哪里?对方漠不关心地说:“你放在那里好了”,然后指指垃圾桶。这些都挺让人灰心。但后来我觉得自己还是要分。每次扔垃圾,我都会把各种垃圾分好,把湿垃圾包好。如果是有毒有害垃圾,除了用垃圾袋包好,还在外面贴上一张纸,写上里面有哪些东西。虽然我常怀疑这样做有用吗?但还是努力去做。我认为小区的管理者很重要,尤其是物业要负起责任,最好能够将其纳入考核。物业不是光把小区管得干净漂亮就行,还要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尤其是不能把别人分好的垃圾再混在一起——这对老百姓垃圾分类积极性是毁灭性的打击。从家庭来说,要推动垃圾分类,我建议从孩子抓起。垃圾分类要进学校,除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也是希望通过他们去影响父母和祖辈。俗话说隔代亲,我觉得孩子往往能够影响那些已经形成固有习惯的老人,提升整个家庭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朱国萍代表:好办法大家分享我做了十几年居民区工作,在垃圾分类方面肯定也是带头的。十几年前,我就有这个意识,当时居委会没钱,就给每户人家发一个环保袋。老百姓都觉得这种超前的环保意识很好,很珍惜这个袋子。现在我家里的垃圾分类主要是干湿分离。家里的厨房间小,干垃圾用个塑料袋装着,挂钩挂好吊在边上,湿的就用塑料袋套好,可回收的另外放。自己做好了才能教别人,一些好的办法大家可以互相分享。垃圾分类一是难,二是烦,但习惯了就好了。垃圾分类要成功,就像我们做百姓工作一样,肯定也是先苦后甜,坚持做肯定会成功的。曹可凡代表:坚持做就会成功我们家从去年开始分的,可降解的、不可降解的,慢慢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我最早对垃圾分类有概念是在台北,每天定时收垃圾,垃圾车还有个特别的音乐,我当时觉得很好奇,没见过这样的。后来才知道,台北的垃圾分类做得很好。后来去美国的时候,住在朋友家,发现他们扔垃圾很麻烦,有一个月历表,周一扔什么、周二扔什么,要按时间扔,扔错的话不仅会被罚款,也没人收你的垃圾。垃圾分类的观念是要慢慢形成的。台北刚开始推的时候也很困难,大家都觉得是mission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但只要有这股动力,坚持做,肯定是可以成功的。当然,这需要时间。李丰代表:要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家里放了三个垃圾桶,厨房间一个、卫生间一个、客厅一个。有时候也会分不大清楚,一些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很类似,会搞不清楚。我觉得,垃圾分类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我记得,去年上海好像推出过一个小的App,里面是垃圾分类考题,其实是一个垃圾分类小游戏,答对了有积分,答错了会提示正确答案,下次就知道怎么分了,这个形式就很好。王伟代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com/gyhzz/1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