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硬化症状
肝硬化传染
肝硬化治疗
肝硬化用药
肝硬化手术
肝硬化原因

21考研经验贴三

Trip

Hi!这里是小莫师姐的考研经验

首先介绍自己,本科B区不知名中医药大学,基础尚可,大三明确目标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学硕,目标坚定,尤其是临报名时同学纷纷更改志愿直呼只能考本校时,仍头铁坚定不移。

未开始系统复习时,目标分数,复习一段时间觉得不难后目标,再复习发现经常中综能考+时目标,最终分数,中综,英语61,政治73。询问过一些同学,目标最终,目标最终。总结:高追求高目标才能有高动力。本来目标就难达到,定的越低相差越远。(当然目标也要符合实际量力而行,一上来就说要考,莫不是个傻的)

备考经验比较乏善可陈,也没有特别努力,虽然在实习但不是很忙,每天至少能挤出4个小时以上可以去学习,大多数时候可以学习6-12个小时。事实上,实习挤出来的时间至少1/3在玩手机中浪费掉的,经常间歇性痛斥自己堕落不思上进,又间歇性发愤图强,起起落落。总结:实习不是借口,时间总是有的;不需要特别努力,一般努力就好,很多人连一般努力都算不上。

01

中综

不用看课,不用报班,自己看书足矣。资料书,我买了傲视宝典,除了中基中诊有点作用,基本上没用,还有一点就是里面的例题有些它解释不通还特喜欢按自己理解改官方答案。资料书不是很重要,任意选择一本市面上畅销的都可以,什么学霸笔记、中综知要、药真题都可以(傲视宝典也行,不是很推荐)。

复习以课本为主,不拘版本,自己手头上的就可以,资料书为辅,兼以做题巩固提高。做题主要用中医考研蓝基因、医考帮等,评论区经常有些很好的总结、趣记,同时买一套纸质真题(不需要解析,带解析贵而且没必要)。做纸质真题,建议拿白纸写答案,不在试卷上涂画,毕竟至少要练两次。

一定要看课本,特别是中基,要求全面细致、反复多次,方方面面、仔仔细细,小字部分扩展部分部分统统不放过。每轮复习至少看三遍书,第一遍不强求理解记忆,第二遍第三遍理解记忆。一轮复习的时候,配合使用中医考研蓝基因,看完一科做一科的真题,在评论区汲取好的资料配合记忆。推荐在课本找到真题考点出处,做好标记,方便后面三轮时重点记忆。

我的做法是先背诵完中药方剂,再中内、中基、中诊、针灸。

中药只用背功效,需要准备小本本抄写,调整好功效顺序,相同的放一起。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蹭过拓睿考研的免费中药背诵课,联想记忆法,还是挺香的,有条件可以试试,没条件硬背就可以,我自己一开始是联想记忆后面记熟了都是硬背的。

方剂背诵,基本上是方歌,有些方难背或者有比较好的趣记就背趣记,比如说防风通圣散,小华说江姐当住大石桥借河山勤防马熊吵(硝滑芍姜桔当术大石翘芥荷山芩防麻芎草),不需要特意找趣记,有缘遇到就够了。方歌必要时要做适当改编,把用法里的药物写进去,常见的就是姜、枣,出现姜时可默认生姜,把高良姜、干姜、炮姜写进方歌。最最最重要的是,方歌、功效、主治要一起背诵,不能把方歌单独拎出来背,好多这样干的功效、主治要么背不下来要么老背混。(我自己一直是方歌、功效、主治一起背的,所以发现其他人不是这样做还挺惊讶的。)

中内背诵,背诵证型主方,在网上可以找到类似方歌那种的歌诀,比如“感冒风寒用荆防,风热葱桔银翘安。暑湿新香气参苏,阴虚加减葳蕤汤。”像龙凤诀那种连副方都背的就太繁琐了太难背了,当然要是觉得安心的话也可以。

中基背诵,主要就是标题了。中内背诵,舌脉主病肯定要背,懒得整歌诀,我是硬背的。其余的就随缘,能记多少是多少。

针灸穴位,按经背,一边背诵一边在自己身上比划找穴位。除此要背诵特定穴。总得来说,不难背,分也不多。针灸的辨证选穴,我是直接放弃的,内容多,不好记,分还少,不缺这几分。

以上就是必要的背诵内容了,当然仅仅背了这些是不够的,其余就要看书、看真题,真题考过的很重要,真题没考过的也要自己判断会不会考。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学会抉择很重要,中药的药性归经、针灸的辨证选穴我就是放弃的。看个人,合理规划。

02

英语

经验就是:抓大放小。语法会基本的就可以不用特意再学,单词短语积累在做真题阅读中,翻译太难了果断放弃,作文不会写就尽快开始练习,阅读一开始就要仔细阅读。

不用买课程,不用看视频。偶尔可以蹭一蹭那种免费公开课看看那些技巧。

一开始我是看朱伟的恋练有词的单词,从寒假开始看到5月份,但是其实效果不好,也没有努力地去背单词,水过鸭背式自我陶醉,单词记得也不多,后面开始实习了也是断断续续偶尔读读句子背背单词,进展很缓慢。(以上是反面教材)

我是从七八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做真题阅读,练作文了。做近10年,做一篇阅读-对答案-全文翻译-背单词短语(这一步我没有,感觉词汇量差不多可以了,没有特努力继续背单词),这个流程走完大概花费一个小时左右。完型+4篇阅读+新题型+翻译+2篇阅读,大概一周多做完一套真题。没有什么特别技巧,按部就班练习,熟能生巧,自然而然会得到提高。

我觉得我做的比较正确的就是作文了。因为作文不好,开始的也早,七月份。一开始复习是找各种资料,背王江涛的作文(词汇语法太高级了,背不动),瞎搞一周多,进展全无,感觉不行,自己直接动手写,发现我实在写的太差劲了。一个师兄给我推荐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com/gyhzz/1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