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的练习题,需要下滑呀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练习题
1、急性心肌梗死后最晚恢复正常的心肌坏死标志物是
A、肌红蛋白
B、肌酸肌酶
C、肌酸肌酶同工酶
D、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E、肌钙蛋白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E
肌钙蛋白是晚来晚走。评:cTnI/cTnT晚来晚走特异性最高
2、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哪项指标酶峰值前移
A、肌红蛋白
B、肌酸激酶
C、肌酸激酶同工酶
D、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E、肌钙蛋白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急性心梗溶栓成功是CK-MB酶峰前移。
3、以下何种检查特异性最高
A、SGOT
B、LDH
C、SGPT
D、CPK-MB
E、α-HBDH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对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较高的是CK-MB和肌钙蛋白。
4、急性心肌梗死时肌红蛋白升高及恢复的时间正确的是:
A、起病6~10小时升高,12小时内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B、起病3~4小时后升高,11~24小时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
C、起病3~4小时后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
D、起病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E、起病2小时内升高,12小时内达高峰,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
点击空白处查案答案▼
E
急性心肌梗死时肌红蛋白“来得早,走得早”,起病2小时升高,2天内恢复正常。
5、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期的心电图改变是
A、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
B、出现异常Q波和ST段抬高
C、出现异常Q波,ST段抬高或T波倒置
D、T波高耸
E、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呈水平型下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MI分期及波形的动态演(衍)变
6、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依据没有以下
A、心肌缺血时间
B、心电图出现未有过ST-T改变或异常Q波
C、血清酶升高
D、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
E、新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E
AMI的特征性图形(1)坏死型:异常Q波(病理Q波)q(Q)波宽度>0.04S,q(Q)深度:胸导>1/4R、aVL>1/2R、aVF>2/3R。与心绞痛区别定位(2)损伤区:ST段弓背向上抬高或与T呈单向曲线。(3)缺血区:T波倒置或呈冠状T(倒置T波尖而深,双肢对称)。补充: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亦可为急性心肌梗死表现
7、心电图上区别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最有意义的改变是
A、ST段上升
B、T波呈冠状“T”倒置
C、合并心律失常
D、T波异常高耸
E、病理Q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E
AMI的特征性图形(1)坏死型:异常Q波(病理Q波)q(Q)波宽度>0.04S,q(Q)深度:胸导>1/4R、aVL>1/2R、aVF>2/3R。与心绞痛区别定位(2)损伤区:ST段弓背向上抬高或与T呈单向曲线。(3)缺血区:T波倒置或呈冠状T(倒置T波尖而深,双肢对称)。补充: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亦可为急性心肌梗死表现
8、患者男,72岁。持续胸痛伴呕吐,大汗6小时,血压80/50mmHg,窦性心律,心率45bpm,心电图示下壁和右室壁梗死。不合理的处置是
A、补液维持肺毛细血管嵌压15~18mmHg
B、首先静滴硝酸甘油
C、阿托品0.5mg肌注
D、急诊行PCI
E、止吐、镇痛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B
患者心肌梗死出现了低血压,硝酸甘油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所以不能用硝酸甘油,以免加重低血压。
9、男性,75岁,心绞痛发作持续4小时,含硝酸甘油无效。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呈弓背样抬高6mV,V1~V3导联ST段水平样压低4mV,偶发室性早搏1次,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最合适的处理是
A、溶栓治疗
B、心电监护
C、静注吗啡
D、静滴利多卡因
E、静滴极化液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A
急性心梗发病12小时内应尽早溶栓治疗。
10、男性,60岁。急性心肌梗死6个月,心电图上ST段仍持续抬高提示
A、心室室壁瘤
B、乳头肌功能失调
C、近期将发生心脏破裂
D、伴发变异性心绞痛
E、发生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A
“大、弱、抬”就是心室壁瘤会出现ST段持续抬高,心界扩大,心音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练习题
1、脾肾阳虚泻的治法为
A、健脾温阳,助运止泻
B、健脾益气,酸甘敛阴
C、补肾滋阴,平肝降火
D、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E、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D
脾肾阳虚泻证证候: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光)白,精神委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代表方剂: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2、治疗脾虚泻的首选方是
A、保和丸
B、平胃散
C、参苓白术散
D、藿香正气散
E、附子理中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C
脾虚泻证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代表方剂:参苓白术散。
3、泄泻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A、清肠化湿
B、消食化积
C、祛风散寒
D、运脾化湿
E、健脾化湿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D
泄泻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基本原则。
4、泄泻的病变脏腑主要在
A、肝,胆
B、心,小肠
C、脾,胃
D、肺,大肠
E、肾,膀胱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
5、小儿泄泻发病率较高的季节是
A、春夏
B、夏秋
C、秋冬
D、冬春
E、四季无差异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B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
6、治疗口疮心火上炎证的首选方剂是
A、导赤散
B、凉膈散
C、泻心汤
D、泻心导赤散
E、黄连解毒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D
口疮心火上炎证证候:舌上、舌边溃疡,色赤疼痛,饮食困难,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指纹紫。治法:清心凉血,泻火解毒。代表方剂:泻心导赤散。
7、治疗口疮风热乘脾证的首选方剂是
A、导赤散
B、泻黄散
C、清胃散
D、凉膈散
E、银翘散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E
口疮风热乘脾证证候:以口颊、上颚、齿龈、口角溃烂为主,甚则满口糜烂,周围黏膜嫩红,疼痛拒食,烦躁不安,口臭,涎多,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伴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紫。治法:疏风散火,清热解毒。代表方剂:银翘散。
8、治疗口疮虚火上浮证的首选方剂是
A、导赤散
B、泻黄散
C、六味地黄丸
D、泻心导赤散
E、黄连解毒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C
口疮虚火上浮证证候:口腔溃疡或糜烂,周围色不红或微红,疼痛不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指纹淡紫。治法:滋阴降火,引火归原。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9、治疗疳气证首选方为
A、资生健脾丸
B、六君子汤
C、四君子汤
D、肥儿丸
E、八珍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疳气证证候:形体略瘦,面色少华,毛发稀疏,不思饮食,精神欠佳,性急易怒,大便干稀不调,舌质略淡,苔薄微腻,脉细有力。治法:调脾健运。代表方剂:资生健脾丸。
10、治疗口疳应首选的方剂是
A、肥儿丸
B、石斛夜光丸
C、泻心导赤散
D、防己黄芪汤
E、参苓白术散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C
口疳证证候:口舌生疮,甚或满口糜烂,秽臭难闻,面赤心烦,夜卧不宁,小便短黄,或吐舌、弄舌,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治法:清心泻火,滋阴生津。代表方剂:泻心导赤散。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练习题
1、肝硬化患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
A、营养吸收障碍
B、上消化道出血
C、脾功能亢进
D、血容量增加
E、肝肾综合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C
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见减少,后者减少尤为明显。
2、肝硬化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最可能的原因是
A、脾功能亢进
B、大量腹水
C、感染
D、肝肾综合征
E、上消化道出血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D
肝肾综合征指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肾衰竭,但肾脏本身并无器质性损害,又称功能性肾衰竭。主要见于合并顽固腹水的晚期肝硬化或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
3、下列属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表现的是
A、黄疸
B、出血倾向
C、恶心、呕吐
D、静脉曲张
E、疲乏无力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D
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1)脾肿大(2)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临床上三大重要的侧支开放为食管下段与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曲张。(3)腹水
4、肝硬化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A、上消化道出血
B、原发性肝癌
C、感染
D、肝肾综合征
E、肝性脑病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E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亦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主要临床表现为性格行为失常、意识障碍、昏迷。
5、肝硬化患者出血倾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B、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C、维生素K缺乏
D、肝脏解毒功能不良而致毒性反应
E、血小板功能不良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B
肝硬化患者出血倾向的最主要原因是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6、患者男性,56岁。胃溃疡病10年。现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畏寒肢冷,泛吐清水,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迟缓。治疗方剂是
A、黄芪建中汤
B、活络效灵丹合丹参饮
C、化肝煎合左金丸
D、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E、柴胡疏肝散合五磨饮子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A
该患者为消化性溃疡的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寒证证候: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畏寒肢冷,泛吐清水,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迟缓。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7、患者男性,30岁。1年来胃痛,无典型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反酸,餐后多出现剧烈疼痛,制酸剂疗效差,有多次上消化道出血史。合适的诊断是
A、浸润型胃癌
B、慢性胃炎
C、幽门管溃疡
D、胃泌素瘤
E、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幽门管溃疡常伴胃酸过多,缺乏典型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餐后即出现剧烈疼痛,制酸剂疗效差,易出现呕吐或幽门梗阻,易穿孔或出血。
8、患者男性,28岁。经常出现规律性上腹痛3年,空腹发作,夜间更重,进食可缓解,服抗酸药可止痛。最可能的诊断为
A、胃溃疡
B、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C、复合性溃疡
D、十二指肠壅积症
E、胃黏膜脱垂症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B
DU空腹痛和/或午夜痛,腹痛多于进食或服用抗酸药后缓解,DU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
9、患者,男,55岁。持续性上腹隐痛3个月,多次查大便隐血试验阳性,食欲不振,消瘦。体检:面色苍白,上腹部有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下述哪项检查对确诊有帮助
A、纤维胃镜加活检
B、肝放射性核素扫描
C、B型超声检查
D、血清胃泌素测定
E、胃酸测定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A
胃镜结合黏膜活检是诊断胃癌最可靠的手段。凡有下列情况者,应高度警惕胃癌,并及时进行胃肠钡餐X线检查、胃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1)40岁以后开始出现中上腹不适或疼痛,无明显节律性并伴明显食欲不振和消瘦者。(2)胃溃疡患者,经严格内科治疗而症状仍无好转者。(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及轻度不典型增生,经内科治疗无效者。(4)X线检查显示胃息肉>2cm者。(5)中年以上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贫血、消瘦和粪便隐血持续阳性者。(6)胃大部切除术后l0年以上者。
10、患者男性,35岁。现脘膈痞闷,呕吐痰涎,进食发噎不利,口淡纳呆,大便时结时溏,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滑。其治疗方法为
A、疏肝和胃,降逆止痛
B、理气化痰,消食散结
C、燥湿健脾,消痰和胃
D、理气活血,软坚消积
E、清热燥湿,消痰和胃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C
该患者为胃癌的痰湿阻胃证。痰湿阻胃证证候:脘膈痞闷,呕吐痰涎,进食发噎不利,口淡纳呆,大便时结时溏,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滑。治法:燥湿健脾,消痰和胃。方药:开郁二陈汤加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