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患有慢性乙肝的人数不断地增加,甚至出现了“谈肝色变”的情况。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主要是人们没有做好预防乙肝的措施。导致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与日俱增,这时候会有人问了,患上乙肝后该如何进行治疗呢?在这里只能遗憾的告诉大家,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杀死乙肝病毒的药物或是方法出现。
但是,就目前而言有抑制乙肝病毒的药物,那就是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这两类药物可以帮助乙肝患者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从而延长乙肝患者的生存期限。
可又并非所有患者适合抗病毒治疗,需要满足年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抗病毒条件,在医生的建议下才可以进行抗病毒治疗,未达到抗病毒条件的患者不建议抗病毒治疗,否则会影响后期达到抗病毒治疗出现无药可治甚至是耐药的情况。
乙肝患友达到抗病毒条件后,喜欢选择干扰素治疗,主要是因为干扰素停药之后持久应答更好一些。但是也有弊端那就是副作用较多、需要注射给药、抗病毒作用较弱等。使用干扰素的人群也有一定的界定性,如妊娠或短期内有妊娠计划、精神病史(具有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等病史)、未能控制的癫痫、失代偿期肝硬化、未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严重感染,视网膜疾病,心衰,慢性阻塞性肺部等基础疾病。干扰素治疗的相对禁忌证包括:甲状腺疾病,既往抑郁症史,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1.0×/L和(或)血小板计数50×/L。
所以达到抗病毒治疗的患友建议使用口服核苷(酸)类似物。
同干扰素相比,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具有以下优点:
1、起效迅速,能在较短时间内抑制HBV复制,达到血清HBVDNA检测不到的水平。
2、口服给药,服用方便,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干扰素需要注射,还需要低温保存。
3、副作用极少,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即使晚期肝硬化患者也能安全使用。
4、价格比干扰素便宜,治疗期间的花费比干扰素少的多。
尽管核苷酸类似物有很多优点,但是核苷酸类似物的作用还是仅仅维持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方面,在彻底杀灭病毒方面核苷酸类似物则表现乏力,而且在停药后还容易复发。所以需要长期服用,通常说没有确定的疗程。另外,这类药物还容易引起乙肝病毒耐药变异,一旦出现耐药就需要马上调整治疗方案,一旦形成多重耐药,将给进一步治疗增加极大的难度。
因此,建议广大乙肝患友进行抗病毒治疗时一定要遵循医嘱用药,按时复查,时刻监测自己病情发展的情况,这样不仅能够控制病情发展,还能延长生存期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