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到江西南昌求学,甘肃庆阳小伙儿尚一感叹,“校门口的绿化带比家乡的马路都宽”。可一回到宿舍,他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因为宿舍和所在楼层的公共垃圾桶挨得很近,垃圾桶常常满得溢出来,夏天臭气熏天,老鼠、苍蝇、蟑螂也常常在附近出没。为了垃圾桶的事,南昌大学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这位理工男动起了脑筋,当时他没想到,他后来做的是一个超前的项目。年9月,南昌大学主校区开始逐层撤除楼道内原有的垃圾桶,在学生公寓楼下铺设四分类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并将环境信用体系接入学校管理系统,要求学生垃圾下楼、实名分类投放。这些四分类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由南昌大学“叶子再生”创业团队研发设计运营,能够一步到位解决“你是谁”“你扔的是什么垃圾”和“奖惩兑现”等多个难题,团队创始人正是尚一,成员都是来自南昌大学各个学院的学生。理工男对垃圾桶动起脑筋尚一入学那年是年,当时国内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实行垃圾分类。逐个楼层查看情况后,尚一发现垃圾桶之所以很快满溢,是因为可回收的纸箱和塑料瓶占了大部分体积。但有人前脚刚扔了一个纸箱,后脚就有人扔上一桶泡面,被汤汁污染的纸箱也失去了回收价值。垃圾混合投放,不仅容易交叉污染,也让清运垃圾的保洁员很头疼。年9月,尚一组建了“叶子再生”团队,针对“垃圾回收”问题展开调研,调研结果发现,仅80个宿舍一天就能回收约3麻袋的可回收垃圾。团队焊制了装可回收物的铁框,每层的公共垃圾桶旁都放一个,基本两天就满了。年年底,团队向同学众筹了4万元,又从各自父母那里“借”了6万元,凑了10万余元,研发制作了第一批60个可回收垃圾智能回收箱。只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com/gyhzl/11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