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居民靠近垃圾桶时,垃圾桶盖会自动开合,几秒钟就能让居民完成“不接触式”垃圾投放;紫外线灭蚊灯消毒又除虫,让垃圾站更卫生环保。近日,“科技范”十足的新型智能垃圾分类桶站在城南街道昌盛园小区亮相,吸引不少居民前来打卡。
智能垃圾分类桶站位于昌盛园小区,整体呈蓝绿色,长12.5米、宽3.5米,由垃圾投放区、宣传区、洗手区、功能区四部分组成。据了解,这款智能垃圾分类桶站暗藏多项“黑科技”,居民拿着垃圾靠近时,相应分类箱投口自动打开,每次开盖停留30秒,便于居民安心投递。
“这个智能垃圾分类桶站采用的是封闭式箱体,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多个自动化投放口,实行24小时监控。”昌盛园社区居委会垃圾分类工作负责人赵竹健介绍道,箱体内部配有紫外线杀菌系统和排风系统、香氛机、灭蝇灯等,可有效解决垃圾箱外观脏乱、异味、蝇蚊等困扰。
此外,智能垃圾分类桶站还设置了夜间自动感应照明系统,居民夜间投递垃圾也能“看的清”。未来,社区还将在附近建立“绿色驿站”,居民可以将可回收垃圾投放至“绿色驿站”内,以此获得积分,再使用积分兑换日用品。
“智能垃圾分类桶站特别方便,现在居民乱扔垃圾的现象少多了,扔完垃圾旁边就能洗手,方便实用。”干净整洁的垃圾分类桶站、全流程便捷化操作以及处处贴心的设施,让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纷纷夸赞起了自家门口的“高科技”。
智能垃圾分类桶站只是昌盛园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宣传和指导,注重党员干部带头,切实将垃圾分类管理纳入社区常态化工作。
“社区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发放宣传纪念品等形式,为居民巩固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据赵竹健介绍,居委会还通过在社区内开展“家家分类”“户户轮值”活动,由党员户带头分类、值守垃圾桶,进而推动家家分类、户户轮流值守,还同步建立了垃圾分类桶前值守激励机制,以光荣榜张贴小红旗的形式,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到这项志愿服务中。
下一步,昌盛园小区将持续在改善人居环境上下功夫,切实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进一步推动“昌盛模式”走深走实,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图文/尚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