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腹水
腹水(ascites)是指腹腔内游离液体的过量积聚。在正常状态下腹腔内约有50ml,对肠道起润滑作用。在任何病理情况下导致的腹腔内液量增加超过ml即称为腹水。腹水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引起腹水的原因可分为肝源性、心源性、肾源性、癌性、营养不良性和结核性等,其中肝源性腹水最为常见。它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
肝腹水早期有哪些症状?
肝区疼痛;一旦肝脏疼痛预示着病情的恶化,特别是肝腹水患者也会有肝脏疼痛,并且肿胀的感觉,主要感觉是,刺痛、钝痛。消瘦乏力;肝腹水患者肝功能受损,影响新陈代谢和消化系统,一般来说没有什么食欲,饭量也不是很好。发热;肝腹水初期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盗汗、体温一般属于中低烧,不乏有少数发烧在40度以上。出血现象;一些肝腹水患者初期会发生小量的出血,主要表现在: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皮下瘀斑出血。当肝腹水发展到中晚期时,症状也会随之增加,比如消化道系统紊乱、下肢水肿等比较明显的症状。
肝硬化腹水的水从哪里来的?
肝脏是人体的最大的“化工厂”,合成白蛋白、凝血因子等人体必需的物质。肝硬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容易出现腹水。主要原因与肝脏合成白蛋白不足导致血浆外渗;肝脏的门脉压力增高、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组织液增多以及激素分泌紊乱导致。
正常血液在血管中运行,血液如果跑出血管,就是不正常的出血现象了。血管里的水分跑出血管,就会形成水肿,腹水,胸水等。我们将血液中的水在血管中运行,比方为自然界山川河流的水,在河道里流动。如果水溢出河道岸堤,就可能引起灾害,是不正常的,类似于腹水形成了。
为什么血管里的水会跑到血管外变成腹水呢?
1.短期内降雨太多。洪灾,大水漫过堤坝:肝硬化时,全身血液总量是增加。到一定程度,血管内的水分向腹腔、组织外渗,形成腹水,脚肿等现象;原因:激素分泌紊乱,出现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钠的重吸收增加。
2.河道不通,水流受阻:肝脏内肝硬化结节大量形成,阻碍静脉系统血液进入肝脏。肝静脉回流受阻,淋巴液生成过多,超过胸导管引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进而导致肝硬化腹水的产生。
3.河堤不稳固,有漏洞”:血管内的白蛋白,可以吸附水分确保水在血管中。肝硬化时白蛋白合成减少,浓度降低;相当于河堤有缺口,形成暗涌,水分自然会向外渗透。
4.局部水流冲击压力太大:河道内不平静,大浪滔天,这股压力容易水水流冲破堤坝,外溢。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吸收减少,水分漏入腹腔。
肝硬化的腹水不是从天上来的,而是从血管中漏出来的。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但都与肝硬化疾病有关。所以腹水是肝硬化时肝脏功能已经失代偿的表现。
肝腹水患者能活多久?
这样的问题不计其数的患者在就诊的时候都问过王安生。其实,肝腹水是肝硬化晚期的典型并发症,一旦出现肝腹水往往代表肝硬化步入了晚期。大多数早发现早治疗的肝腹水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使肝腹水消退,身体达到基本康复,此类患者可以活很久。
肝腹水的治疗:中西医结合
肝腹水可以用西药治疗,但也可以用中药治疗。最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多靶点中药复方治疗)。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肝硬化通常属于中医的肋痛、黄疸、积聚、肿胀等疾病。肝腹水属于扩张型。用中药治疗肝腹水不是解决表面问题,而是通过逐渐恢复肝功能、减少腹水来解决本质问题。用中药治疗肝硬化不仅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