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硬化症状
肝硬化传染
肝硬化治疗
肝硬化用药
肝硬化手术
肝硬化原因

今天是世界肝炎日,送你乙肝最强科普

作者:吴怀英(医院)

责编:彭志亮

年,美国BaruchSamuel(巴鲁克·布隆伯格)博士在来源于澳大利亚的一份血样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抗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的表面抗原。年,BaruchSamuel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年起,为纪念BaruchSamuel,WHO将每年的7月28日作为世界肝炎日(BaruchSamuel出生于年7月28日)。

目前,病毒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属于主要的卫生挑战,影响到全球3.25亿人。二者是肝癌的根源,每年导致万人死亡。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均为慢性感染,可能长期不出现症状,有时会长达数年或数十年。至少有60%的肝癌病例因没有及时检测和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所致。

今年WHO确定的主题是“检测治疗肝炎”,而我国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现在,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回顾下关于乙肝的那些事:

乙肝感染现状如何?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疾病,在世界各国均有流行,我国属高流行区,椐统计,全球共有20多亿人曾经感染过HBV,目前全球仍有2.57亿乙肝病毒感染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乙肝除暴发性肝炎外,主要危害在于感染后变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慢性肝炎,对此类患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常导致患者病情迁延不愈,部分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

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92.78%;

报告死亡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8.81%。

其中,乙肝发病数人,死亡人。

乙肝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乙型肝炎病毒潜伏期平均达75天,一般为30至天不等。多数患者在急性感染期没有症状;部分患者有急性感染症状,出现易疲劳,恶心,呕吐、腹痛、皮肤或巩膜黄染、尿色深;少数患者会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哪些情况下可导致乙肝传播?

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如输血、修足、文身、扎耳环孔、共用剃须刀和牙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等都可能导致乙肝的传播。

需提醒的是: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

感染了乙肝,如何去治疗?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叶,重组人干扰素α(IFN-α)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和抗病毒药物引入到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的治疗中,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

EASL新指南明确地列出了5个治疗适应证:

所有HBeAg阳性或阴性CHB患者,如果HBVDNA>IU/ml,ALT>正常值上限和/或肝脏中度炎症坏死或纤维化,应该接受治疗。

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只要血清中检出HBVDNA,无论ALT水平高低,均须要治疗。

HBVDNA>0IU/ml、ALT>2xULN(2倍正常上限)的患者,无论肝纤维化程度,应该开始治疗。

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患者,如果ALT水平持续正常,HBVDNA水平较高,年龄>30岁,无论肝组织学病变严重程度,可以给予治疗。

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HBV感染,有肝癌或肝硬化家族史,且有肝外表现的患者,即使不满足典型的治疗适应证,也可以给予治疗。

我国指南治疗起始时要求:

ALT持续升高≥2×ULN;

对于ALT持续正常,年龄>30岁,建议行肝活组织检查或无创性检查后决定是否治疗;

对于ALT持续正常,且伴有肝硬化或HCC家族史的患者,建议行肝活组织检查或无创性检查后决定是否治疗。

如何预防?

目前尚无根治乙型肝炎的特效药物,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年WHO推荐,所有国家无论HBV流行率高低,在年底前,应将新生儿和青少年的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国家计划免疫。截至年,已有多个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我国自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年起纳入计划免疫。通过疫苗接种HBSAG阳性率明显下降,充分说明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效果显著。

乙型肝炎疫苗如何接种?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方法: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种,越早越好。

接种部位:新生儿为臀前部外侧肌肉内或上臂三角肌,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

新生儿接种方法与剂量: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注射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应≥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常规注射免疫;

成人:建议接种剂量为2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或20μgCHO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常规时间(即0、1、6月)注射。

接种后无应答怎么办?

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μg)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1针60μg或3针2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并于第2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如仍无应答,可再接种1针6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18,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最后说说,到年全国乙肝工作指标: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

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继续控制在1%以下

大众人群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达50%以上

血站血液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率达%

尽管近段时间有刷屏的疫苗事件,但疫苗是国民健康保障的一道防火墙,切不可将疫苗妖魔化。

乙型肝炎的防控需要人人参与,正确认知乙肝,预防乙肝,不歧视、不抵触,有效防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

我国“世界肝炎日”宣传海报

WHO“世界肝炎日”宣传海报

参考文献

[1].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

[2].刘学恩,庄辉,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研究进展,中华流行病学杂志,.9(29).

[3].《年EASL临床实践指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管理》要点解读.

[4].《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止规划》(-)

[5].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网站

[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官方网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com/gyhyyy/6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