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http://www.t52mall.com/m/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朱银玲“早上到了上海,想着嚼颗口香糖开心一下。出了站就懵了,望着四个垃圾桶不知道往哪扔,于是一直嚼到中午回苏州。很难受。”7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规定,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都将面临处罚。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而自从上海成了大中国第一个实行“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之后,每天早晚,生活在上海的人们都要接受来自社区老阿姨的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来自四海八荒的人们,到了上海,也要经历来自灵魂深处的疑问:“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来。”大骨头和小骨头分别是什么垃圾?没喝完的奶茶要怎么分类?有人焦虑,有人认真学习,有人,却从中找到了生意经。有人头疼,有人很习惯上海小区推广更显神通,扔对垃圾还能赚钱“垃圾桶9点真的关门了!”“我也没有赶上垃圾站的时间!”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补课,但到7月1日一早,史上最严“垃圾分类”真的生效时,有些上海市民还有些不适应。在上海静安的某居民小区,就有市民因错过扔垃圾的时间,在垃圾分类投放点门口“大倒苦水”。“还有很多细致的分类还没有弄清楚。比如大骨头属于干垃圾,小骨头属于湿垃圾,灰土也属于干垃圾等等。”家住上海宝山区的唐志伟,尽管把定时定点扔垃圾的活儿全权委托给了父母,但是在家里将垃圾分类时,也有点头疼。其实,对于大部分上海人来说,早已提前进入“备战”状态。“我们小区提前两个月都是提前准备的。居委会阿姨上门来发了好多册子,指导分类的,我跟孩子还在家里当游戏玩。”小陶说,小区推广垃圾分类可谓尽心尽力,之前在广场搞晚会演出游戏互动,好多小孩抢答拿奖品。除此之外,小区里还安装了新的回收设备,扫码后可以开门投递,然后自动检测重量,自动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现金,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com/gyhyyy/1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