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一阵子几乎抑郁了,整个人丧到了极点,就连工作的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带着电脑躲在另一个房间的角落里,不和任何人沟通和交流。
也许是由于刚刚结束了三年半的“全职妈妈”状态,再回到职场上,力不从心是一方面,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大概是工作以来的持续性主题。我就是因为平衡不好二者关系,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看到华京要开家庭关系会议时,正好契合了我的议题,我第一反应就是我要去参加。
可是我从生了女儿之后,从来没有离开她身边,面对这种分离,坦白讲我的焦虑远远大于她对我的依赖。
好不容易狠下心让婆婆来带宝宝,打包行李,上了去长沙的火车。
到了酒店我才发现,我带了化妆品、带了漂亮衣服,唯独没带笔啊本子啊这类学习用品:我这哪里是来上课的,明明是来旅游的!
我为自己的“放松”状态感觉到不可思议。
02
四天的课程,节奏非常紧凑,我以为我会有一些时间去感受一下长沙的风土人情,结果发现上课要上到晚上9点多。四天中收获满满,干货也非常多,体验感很强,感受也很深入。
在小组体验中,我发现自己很难入场,有那种被挤压的感觉,觉得在团体中很难呼吸,也没有什么空间去说自己的脆弱。
这种不安全感强烈到我已经不会说话了,好像被某种神秘力量锁喉了一般,我不能在团体里说自己,我不能在这里说我的悲伤,只能反复强调不安全,强调自己不是不想说,但就是说不出来话。
我自认为是一个情感很丰富的人,也很爱哭,但是在团体里,我发现我把自己隔离掉了,我感受不到自己的感受,也感受不到别人的感受。
我就像是被冰封了,压在我身上的是一座巨大的冰山,我无法反抗也无力反抗。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忽然悲从中来,觉得好像自己很不被重视,很不重要。
我的情绪情感不能够在团体里呈现,我也不敢亮出自己的脆弱,我觉得被压得快不能呼吸了。
我逃了一节大课,坐在楼上晒太阳,欣赏梅溪湖的风景,手机里反复播放着《你最珍贵》,泪流满面,仿佛一个宣泄的闸口被放开。
我一遍一遍听着歌,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也告诉小时候的自己:我很重要,我很珍贵。
终于调整好了情绪,生活和课程依然继续。
03
组间活动开始了,我选择了帅气的老师,刚好有关系很好的姐妹也在一个组,我很期待。
可是很快,我的“家”里又出现了那种让人倍感压迫的神秘力量,我又出现了被挤压、无法发声、没有空间留给自己的感觉。
我对家里的失望已经达到了顶峰:我花了那么久的时间,做了那么久的心理建设,在那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土崩瓦解;我也对家产生了恐惧,这种力量太强大了,我被这种“压迫感”吓到了,深深地窒息感让我无法面对,所以我选择了逃离。
我毫不犹豫奔向了自由,去了另外一个“家”。
这个家人口简单,加上我也才3个人,这个家里没有所谓的“父母”,也没有权利的角逐,每个人都是这个家的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我们甚至还设计了一个“冥想地”,点燃了一个香薰,写了一张卡片“止语”。
因为有可以“串门”的设置,我们还专门设置了会客厅,也专门设置了会客时间。
我是带着悲伤来的,心里的委屈、愤怒好像终于找到了安身之地,一泄而出。
我一边哭一边抽噎着说我的无能为力,同组成员A和B就静静听着,静静陪着我。即使不说话,她们接纳了我的情绪,给了我空间,我就已经觉得自己被疗愈了。
同组成员A偶尔插个话说几句,同组成员B就静静地玩儿着折纸。等她折完了递给我说:“给,我给你折了一个垃圾桶。”我哭着笑了,又感动又放松。
因为有了这些保护,我终于觉得自己是安全的。
我在自己的“房间”里发呆,静静地坐着,享受难得的悠闲,这种幸福就像小老鼠偷到了油,让我不忍放手。
在这里,我不用是任何人、任何角色,我就只是我自己。
然后,我的感受回来了:我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被尊重的,也感受到来自“爸爸”和“原生家庭”的惦念和关心,我也感受到了同伴在一起的放松,发自内心的互相尊重,毫无压力。
我想,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家吗?
这个家给了我力量,让我有勇气再踏进之前让我倍感压力的家。
逃离的时候明明大声地告诉自己:我再也不要回来了!
04
在我们总结的时候,发生了精彩的一幕。
一瓶矿泉水当作我的家,再找一些椅子代表现在的我,5年后的我,以及横亘在两者之间的阻碍。现在的我就是我的家,未来希望离家远一点,然而有三座大山压在我的身上。
看着三把椅子叠成的高山,我觉得快不能呼吸了,不知道怎么办,只好向大家求助。
我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同学C说:“有啥不知道的,用手啊!”
我开始的时候觉得好笑,直到同学D上来,把代表家的矿泉水塞到“三座大山”底下,我觉得那一瞬间我豁然开朗:把家的压力还给“家”本身,不需要一个人抗下所有!这不就是同学C说的“动手啊”!
我不主动去改变,那么一切都不会改变。
老师说我,明明什么都知道,也明明有能力改变,却老是说自己“不行,我不知道,我不敢……”我哭笑不得。
画画的时候,我画了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向着绿树飞翔。本来我想画一只老鹰,但是画工有限。
老师问我:那如果就是成不了老鹰,就只是一只小鸟,那怎么办呢?
我灿然地笑道:那就安心当一只小鸟呗,也没什么不好。
05
如果不是这次的家庭关系会议,我几乎忘了自己是谁,也几乎忘了自己曾经是那么丰富那么细腻的人。
也许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家”拥有一些特质,它不完美,甚至会让人感到失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家天下”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人们的骨子里,让觉醒的人们感觉到窒息。
但老天爷既然关上了门,就一定会留给你开启通道的钥匙,只是需要你通过成长自己,努力寻找。
我想,这就是团体的意义,也是这次家庭关系会议的初衷吧,帮你找到打开“家门”的钥匙,无论你想出去,还是想回来。
四天的会议,四天的体验,我几乎没有出去过。
会议结束之后,我走出酒店大门跟同行的伙伴说:“结束了,但是一切都没有改变!”
忽然想起同学E说:“是啊,一切都没变,只是我们不一样了,还奢求什么呢!”
是啊,一切如旧,只是我们已经不一样了,真好。
是时候,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