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硬化症状
肝硬化传染
肝硬化治疗
肝硬化用药
肝硬化手术
肝硬化原因

ABO血型对进展期慢性肝病患者门静脉血栓

白癜风是怎么样引起的 http://m.39.net/pf/a_6559327.html

前言

“国际肝病-肝脏血管病专栏”医院消化内科祁兴顺医生应《国际肝病》编辑部邀请联合发起的学术专栏,定期收集整理肝脏血管病领域的研究进展,每两周(周三)挑选一篇重要文献进行精读讨论,希望能帮助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启迪临床科研思维、学以致用。

文章简述

非O血型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CalabroP,et,al.SeminThrombHemost.;44(3):-60.;VasanSK,etal.Circulation.;(15):-57,discussion57.),这可能是因为非O血型可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VIII因子水平升高。虽然高vWF/VIII因子水平可能是进展期慢性肝病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但血型对进展期慢性肝病患者门静脉血栓的影响尚不清楚。

LiverInternational杂志于年2月13日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ABO血型对进展期慢性肝病患者门静脉血栓患病率的影响》的文章,旨在评估:(1)非O血型是否为进展期慢性肝病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2)非O血型对进展期慢性肝病患者vWF及VIII因子的影响。

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的Scheiner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包括(1)纳入年2月至年12月MELD时代美国器官资源共享中心12岁及以上肝移植患者的US队列;(2)纳入在维也纳医科大学行肝静脉压力梯度测量且肝静脉压力梯度≥6mmHg的进展期慢性肝病患者的Vienna队列。US队列中,非O血型和O血型肝移植患者的门静脉血栓患病率在纳入肝移植等待名单时(P=0.)或进行肝移植时(P=0.)均无显著差异。Vienna队列患者的肝静脉压力梯度平均值为18mmHg,且90%的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10mmHg;与O血型患者相比,非O血型患者vWF水平轻微增高,但这种差异主要发生在肝病程度较轻的患者中。此外,非O血型仅能解释vWF水平1%的变异,且不影响VIII因子水平。

非O血型影响了慢性肝病患者早期阶段的vWF水平,但小于其对非肝病人群vWF水平的影响。此外,非O血型并未影响VIII因子水平。这可能是进展期慢性肝病患者非O血型与门静脉血栓之间无相关性的原因。

重要研究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1.纳入人群的选择

(图源自文献)

US队列排除了例二次移植患者、例合并急性肝衰竭或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的患者、例合并肝细胞癌和/或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患者,最终纳入了例等待肝移植的患者。

Vienna队列排除了例ABO血型数据缺失的患者、10例vWF水平数据缺失的患者、37例其他重要临床数据缺失的患者、9例合并肝细胞癌和/或活动性细菌感染的患者、5例肝静脉压力梯度6mmHg的患者,最终纳入了例进展期慢性肝病患者。

2.US队列的人群特征及门静脉血栓患病率

(表源自文献)

纳入US队列的例患者中,55%为非O血型,45%为O血型。肝病病因在O血型与非O血型患者之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但差异的绝对值很小(两组间最大差异为1.06%),因此研究者认为两组间病因的差异不具有临床意义。

列入肝移植等待名单时,O血型与非O血型患者之间的MELD评分存在显著差异(21.06±9.79vs20.45±9.52,P0.);肝移植时,两组间的MELD评分差异更大(24.24±10.45vs23.22±10.18,P0.);这可能与两组间的肝移植等待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有关(±vs±天,P=0.)。

与O血型患者相比,非O血型患者糖尿病患病率更高(22.40%vs23.26%,P=0.),但不具有临床意义。两组间超重及肥胖人群的比例无显著差异。

列入肝移植等待名单时,例肝移植患者的门静脉血栓总体患病率为4.25%,O血型和非O血型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4.10%vs4.37%,P=0.);肝移植时,肝移植患者的门静脉血栓总体患病率为8.47%,O血型和非O血型患者之间仍无显著差异(8.39%vs8.54%,P=0.)。

3.Vienna队列的人群特征及门静脉血栓患病率

(表源自文献)

纳入Vienna队列的例慢性肝病患者中,64%为非O血型,36%为O血型;70%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4.1±11.4岁。主要病因为病毒性肝病(38%)和酒精性肝病(35%)。16%的患者为Child-PughA级,63%为Child-PughB级,21%为Child-PughC级。所有患者均伴有门静脉高压;其中,90%的患者被诊断为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73%的患者伴有静脉曲张,47%伴有腹水,28%既往或现存肝性脑病,19%具有静脉曲张出血病史。

4.Vienna队列的vWF及VIII因子水平

例慢性肝病患者的平均vWF水平为%。与O血型患者相比,非O血型患者的vWF水平显著更高(%vs%,P=0.),而VIII因子水平、蛋白C和抗凝血酶的血浆活动度、VIII因子/蛋白C比值无显著差异。

(表源自文献)

根据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和肝静脉压力梯度对Vienna队列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在MELD评分10、亚临床门静脉高压(肝静脉压力梯度6-9mmHg)亚组中,非O血型患者的vWF水平比O血型患者显著更高;在肝静脉压力梯度10-15mmHg和16mmHg、MELD评分10-15和15的亚组中,非O血型与O血型患者之间的vWF水平无显著差异。

(表源自文献)

Child-PughA级、MELD评分<10-15、亚临床门静脉高压(肝静脉压力梯度6-9mmHg)亚组中,非O血型患者的VIII因子水平比O血型患者更高,但无显著性差异。

5.Vienna队列vWF水平的影响因素

(表源自文献)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vWF水平与年龄、酒精性肝病、肝静脉压力梯度、门静脉高压相关因素(静脉曲张和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不全指标(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肝损伤标志物(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谷氨酰转移酶)、C反应蛋白、非O血型显著相关。然而,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对vWF水平无影响,因此未纳入多变量模型;这一发现与非肝病患者的研究结果不同(WannametheeSG,et,al.Atherosclerosis.;(1):-8.;AyC,etal.Haematologica.;92(3):-80.)。这可能是因为肝病对vWF水平的影响比代谢综合征更大。

校正失代偿期肝硬化和MELD评分及Child-Pugh评分等潜在混杂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提示,非O血型和O血型患者的vWF绝对水平差异分别为23.8%和23.9%;年龄、肝静脉压力梯度、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C反应蛋白与vWF水平独立相关。

非O血型影响了vWF水平,但仅能解释vWF水平1%的变异(r2=0.01),这远低于非O血型对非肝病患者vWF水平的影响(CamposM,etal.Blood.;(19):-30)。因此,在慢性肝病伴门静脉高压患者中,非O血型对vWF水平影响较小,影响vWF水平的因素以获得性因素为主,如肝静脉压力梯度(r2=0.)或Child-Pugh评分(r2=0.)。

6.Vienna队列VIII因子水平的影响因素

(表源自文献)

Vienna队列中,VIII因子与年龄、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血小板计数、肝损伤标志物(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C反应蛋白显著相关;其中,VIII因子与年龄、高血压、Child-Pugh评分、血小板计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独立相关。

虽然VIII因子水平不受超重或肥胖等因素的影响,但其与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有关,这与非慢性肝病患者的研究结果相似(WannametheeSG,et,al.Atherosclerosis.;(1):-8.;AyC,etal.Haematologica.;92(3):-80.)。

VIII因子水平升高是造成非O血型的非肝病人群静脉血栓患病率增加的因素之一(KosterT,et,al.Lancet.;():-5.),同时也是肝病患者高凝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TripodiA,etal.Gastroenterology.;(6):-11.;SinegreT,etal.JThrombHaemost.;16(6):-40.)。然而,本研究发现,进展期慢性肝病伴门静脉高压患者的ABO血型与VIII因子水平无关,这可能是ABO血型与门静脉血栓无关的另一原因。

7.US队列与Vienna队列人群特征的比较

(表源自文献)

US队列比Vienna队列的男性患者比例更低(63.32%vs69.69%,P=0.),这可能与US队列酒精性肝病患病率更低有关(17.35%vs35.04%,P<0.);然而,US队列的超重/肥胖人群患病率及MELD评分(20.7±9.6vs11.7±4.0分,P0.)显著更高。

总结

这项研究存在局限性:①US队列并不包含vWF及VIII因子水平的信息;Vienna队列并未严格检测门静脉血栓。②两组队列的人群特征具有可比性,所有队列均包含进展期慢性肝病患者;然而,与US队列相比,Vienna队列的病情较轻;换言之,评估ABO血型和门静脉血栓相关性的队列病情较重,但评估ABO血型和vWF/VIII因子水平的队列病情较轻。③根据肝功能不全或门静脉高压的严重程度进行亚组分析的结果提示,ABO血型对vWF及VIII因子水平的影响似乎仅限于进展期慢性肝病患者中病情较轻的患者,比如Child-PughA级、亚临床门静脉高压、MELD<10的患者,同时部分患者因未列入肝移植名单而未被纳入US队列。此外,这些患者本身门静脉血栓风险较低(IntagliataNM,et,al.Gastroenterology.May;(6):-.e1.)。因此,研究结论不能外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

总的来说,ABO血型影响进展期慢性肝病患者早期的vWF水平变化,但低于其对非肝病人群vWF水平的影响;这一影响可能在进展期肝硬化患者中消失。此外,ABO血型不影响VIII因子水平。这可能是ABO血型和门静脉血栓之间仍无显著相关性的原因。

作者简介

何杨兰,医院消化内科,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国际肝病-肝脏血管病》专栏发起人及校审:

祁兴顺,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沈阳药科大学及锦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现任AMEMedicalJournal杂志Editor-in-Chief、AdvancesinTherapy杂志AdvisoryEditorialMember、Canadian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杂志AcademicEditor。年第十二届辽宁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据Scopus统计,H-index为33,总共次引用。

●肝脏血管病专栏

内脏静脉血栓可预测胰腺癌患者生存更差●爱肝日,关爱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

肝脏血管病专栏●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需注意门静脉血栓●急性胰腺炎继发内脏静脉血栓,抗凝治疗可行吗?●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能促进肝硬化门静脉血栓进展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在看点这里国际肝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com/gyhyyy/10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