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性传播
?母婴传播?其他途径
1临床表现急性肝炎:表现厌食、乏力、腹胀,部分病人出现尿黄,皮肤、巩膜发黄。
慢性肝炎: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病人乏力、食欲下降、肝区不适。
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大多数无明显症状。失代偿期患者可出现消化道症状或并发症症状。
2治疗方式
——抗病毒
①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联合应用利巴韦林
②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蛋白酶抑制剂:
吉一代:索菲布韦(Sofosbuvir,SOF)
吉二代:索菲布韦+雷迪帕韦(Ledipasvir)
吉三代:伊柯鲁沙(Epclusa)索菲布韦+维帕他韦(Velpasvir,VEL)
护肝
①降酶药物:甘草酸苷制剂、益肝灵、联苯双酯
肝移植
①肝病终末期肝癌
——01
专家简介
姓名:郭小平
专业:传染病
职务职称:内二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传染科工作30多年,对各种传染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通过中西结合治疗各类肝病有显著疗效,在省级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