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有了中国芯。」
移动存储巨头“江波龙”估值超千亿,创始人仅高中学历
一个高中学历的小伙子蔡华波,在做了三年业务员的工作后,不甘平庸,在23岁的年纪创立了江波龙。如今,这家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的业界龙头。
上周,主攻移动存储芯片的江波龙登陆创业板,IPO中融资将近24亿。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国内芯片企业也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是跟设计、制造有关的。
芯片分为两类,一种是功能性芯片如CPU等,另一种是存储芯片,包括FLASH、固态硬盘(SSD)等。
存储产品分类江波龙从事的是存储芯片,专注于Flash及DRAM存储器的研发、设计和销售。DRAM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这是最为常见的系统内存,DRAM只能将数据保持很短的时间。为了保持数据,DRAM使用电容存储,所以必须隔一段时间刷新,如果存储单元没有被刷新,存储的信息就会丢失,这意味着切断电源后,保存的数据会丢失。
Flash则是一种长寿命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也就是在断电情况下仍能保持所存储的数据信息的存储器,由于拥有这样的性能,闪存通常被用来保存设置信息。
既然是用来保存信息的,一定会涉及安全问题,在当前环境下实现存储产品的自主可控,一方面是存储介质,一方面是存储芯片(控制访问及读写)。江波龙在年收购了全球领先闪存品牌Lexar,获得了核心的存储芯片技术,融合Lexar之后,公司的存储卡闪存盘业务都闯入了全球前三。
年,全球芯片短缺形势依旧严峻,尤其是当红炸子鸡新能源汽车缺芯严重,而江波龙拥有车规级芯片设计工艺,其车规级eMMC产品已通过行业标准体系AEC-Q验证,可实现在低至-40℃、高至+℃的温域范围内作业,成为众多新晋车企追捧对象,江波龙估值也一度站上亿。
根据ICInsights预测,年全球存储芯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亿美元,尤其是在5G的推动下数据量开始暴涨,存储芯片将大有可为。
全国年采血浆上万吨,血制品巨头再获3亿美金融资
主营血液制品的泰邦生物本轮融资总额为3亿美元,由阿布扎比投资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领投。
年4月泰邦完成了私有化,从美股退市,再次获得了顶尖投资人的大力支持,说明资本市场对泰邦所处的赛道持有长期乐观的态度。
泰邦生物集团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先进的综合性血液制品和生物医药企业,集团拥有具有先进技术标准的血液制品生产基地;拥有优质的研发团队和血液制品研发实验室;拥有涵盖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20多个品规血液制品的产品线。
白蛋白(albumin,又称清蛋白)是人体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维持机体营养与渗透压。人血白蛋白是血液制品的一种,俗称“生命制品”。它是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炼加工而成,直接静脉注射到患者体内。临床上主要用于失血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以及肝硬化、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等危重病症的治疗,以及低蛋白血症患者。以全国年采浆1万吨推算,白蛋白理想的生产效率为瓶(10g)/吨,则国内全年白蛋白生产上限在万瓶左右,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由于国内、外疫情影响正常采浆节奏,近三年,间歇性出现采浆不足,导致国内白蛋白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另外就是国内的技术有待提高,血液中有余种蛋白及因子,随着技术的进步,国外著名企业已经开始采用全程柱层析技术替代传统的低温乙醇分离法,有效地提高了原料血浆的利用率及使用安全性,丰富了产品的种类。而国内企业一般是采用改良的低温乙醇法+部分工段柱层析法,国外大型企业能够使用层析法分离20多种产品,中国企业最多分离9~12种,所以也是一个短板。
但是随着AlphaFold这类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人血制品被纯生物合成替代,为生物医药带来全新的时代。
一周融资汇总
上周,国内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领域总共发生了23起投融资事件,人工智能2起融资总金额23.5亿元,生物医药21起融资总金额57.8亿元。
上周A、B轮、Pre-A轮融资的项目最多都是4个,IPO上市的有2个,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领域各一个,,生物医药领域依旧是新药研发商居多。
上周融资最多的项目是江波龙,公司主要是移动存储产品技术,通过IPO融资23.38亿元,泰邦生物战略融资3亿美元,资本来自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阿布扎比投资局等顶级投资机构。
一周融资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