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俗称肝腹水(hepaticascites),是由于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促使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收缩,致使肝脏质地变硬形成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肝功能损害,导致腹水生成。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患者表现为消瘦、乏力,精神萎靡不振、皮肤干燥粗糙、面色发黑等,有些可伴有贫血、水肿等症状。随着腹水增多,还会出现心悸和呼吸困难。
钠、水过量潴留,门静脉高压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是导致肝硬化腹水的主要原因。
肝硬化腹水多出现在肝硬化失代偿期,需多方面综合治疗,包括休息、治疗原发病、控制水和钠盐摄入量、合理应用利尿剂、纠正低蛋白血症。大量腹水还可以行穿刺放液、腹水回收及外科治疗。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使用利尿剂:利尿剂可以加快水液代谢,使尿量增多,促进腹水消退。
(2)使用白蛋白:肝硬化腹水90%以上都伴有低蛋白血症,所以补充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有利于腹水消退。
(3)降低门脉压力:很多肝硬化都合并门静脉高压,使淋巴回流障碍,腹水产生,降低门脉压力有助于减少淋巴液渗出。
(4)抗生素治疗:肝硬化患者腹水如果合并腹腔感染要使用抗生素,否则腹水难以消退。如果以上的治疗方法效果仍然不佳,可以采用腹水回输术治疗。
腹水的治疗关键是限制钠的摄入和使用利尿剂,血钠浓度未低于-mmol/L时,不必限制水的摄入,利尿剂可快速排钠及维持血钾浓度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腹腔内出现细菌感染或者患者蛋白水平低,单独使用利尿剂是不能达到治疗效果的。应该先控制感染,补充蛋白后再使用利尿剂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