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非常常见的疾病。脂肪肝常常以单纯性脂肪肝起病,没有明显的炎症;任其发展,可以演变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情进一步发展,如果控制不佳,若干年后最终可发生肝硬化和肝癌。
张先生,46岁,体型偏胖,很少饮酒,20年前体检即发现了脂肪肝。当时单位同去体检的人中20%左右都查出了程度不同的脂肪肝,这似乎是饮食丰盛、富贵的象征。张先生未在意,随之多年来的体检单上也一直伴随着“脂肪肝”的诊断。不久前,正吃着花生米的张先生,突然口吐鲜血,不省人事。急诊送医一番抢救后,医院最终做出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失代偿、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张先生悔不当初,一直以来的忽视,对脂肪肝的不重视,造成了疾病的恶化,使他错失了最佳治疗及控制病情进展机会。
这个病例让人触目惊心,因为体检单上的“脂肪肝”太常见了,我们自己或者周边的亲朋好友,很多人都有脂肪肝。那么,什么样的脂肪肝会发展成为肝硬化,又该怎样预防和治疗?
Q:什么是非酒精性脂肪肝?
A: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伤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正常情况下肝细胞内没有脂肪沉积,当机体中过量的甘油三酯以脂滴的形式沉积于肝细胞内,脂肪变的肝细胞达到5%以上时,称为脂肪肝。严重时,超过66%的肝脏都是脂肪变的肝细胞,被称为重度脂肪肝。脂肪肝常常以单纯性脂肪肝起病,病情很轻,肝脏没有明显的炎症;任其发展,可以演变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这时就需要医疗干预;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出现肝纤维化,这是向肝硬化发展的必须步骤;如果控制不佳,若干年后就可能发生肝硬化和肝癌。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全球化的流行趋势越来越明显,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也明显的上升,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富裕地区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因。普通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0%~30%,肥胖症患者患病率为60%~90%,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也是脂肪肝发生的高危人群。脂肪肝患者中大约有10%~20%存在脂肪性肝炎,后者10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25%。
Q:很多人都患有脂肪肝,为什么有的人进展成为了肝硬化、肝癌,而有的人却安然无恙?
A:脂肪肝是否会进展,与患者本人的遗传背景导致的代谢差异有关。总体来讲,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存在更加显著的代谢紊乱(例如更加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脂肪肝更加容易进展为脂肪性肝炎以及肝硬化和肝癌。此外,已经发生肝纤维化的人群是进展为肝硬化的主力军。因此,对于任何一位脂肪肝患者,认真筛查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及时发现疾病进展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Q:体检报告单上的脂肪肝,指的是脂肪性肝炎吗?
A:体检报告上的脂肪肝通常是肝脏超声检测筛查出来的,仅提示肝脏存在过量的脂肪沉积。脂肪性肝炎指肝脏有炎症细胞浸润,并存在肝细胞变性坏死,例如气球样变、点灶状坏死等。上述病理变化只有通过肝穿刺病理检查才能确诊。需要警惕的是,转氨酶正常的脂肪肝也可以存在明显的肝组织炎症,即脂肪性肝炎,所以不能因为转氨酶正常就轻易排除脂肪性肝炎。
Q:既然肝穿刺病理检查是诊断脂肪性肝炎的必须条件,肝穿刺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做,有什么危害?
A:如果肝功转氨酶反复升高,排除了其他肝病,同时合并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在给予饮食控制、运动等干预下,6个月后肝功转氨酶仍高,应考虑肝穿刺检查;如果辅助检查提示肝纤维化,或有潜在肝硬化表现时,也应行肝穿刺病理检查。肝穿刺病理检查非常安全,几乎没有痛苦。在超声引导下取10mg~25mg肝组织。做完检查6小时后,患者就可以正常活动,对肝脏本身及未来的生活及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Q:脂肪肝不需要治疗,只要减肥就可以吗?
A:饮食调整、增加运动锻炼、减轻体重,是首要的和基础的治疗方法。减重可以减轻脂肪变和脂肪性肝炎的严重程度,但是体重下降必须超过基础体重的10%~15%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无法达到减重目标,或者减重后无法实现脂肪肝的完全逆转,则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八大脂肪肝的原因如下:
1、糖尿病
约有半数II型糖尿病病人伴有脂肪肝,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的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现障碍,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最终使脂肪在肝内存积下来,引发脂肪肝。
2、高脂血症
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当血液中脂类过多超过了肝脏所能处理的限度,便会造成脂肪在肝内的堆积,引起脂肪肝。
3、肥胖
肥胖不仅是指体重的增加,而且还是指体内过剩的脂肪组织蓄积状态。国内有学者调查发现:约有一半的肥胖者有合并脂肪肝的倾向,10个“胖墩儿”中就有8个患有脂肪肝,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源源不断地运往肝脏,大大超过了肝脏的运输代谢能力,引起肝脏脂肪的堆积而造成肥胖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所含脂类主要为三酸甘油酯,肝活检还证明超过标准体重的50%时,绝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的肝脏脂肪性变。
4、食物中脂肪含量过高时
超过了肝脏处理的限度,使肝脏负担增大,干扰了对脂肪的代谢,打破了肝脏的输入输出平衡,脂肪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5、营养不良
有人或许会奇怪,营养过剩会造成脂肪肝,那营养不良为什么也会造成脂肪肝呢?其实很简单,营养过剩属于原材料太多,而营养不良属于加工过程中的辅助材料不够,同样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营养不良时,蛋白质缺乏,而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这样造成肝转运甘油三酯发生障碍,脂肪在肝内堆积,引起脂肪肝。
6、酒精
酒是引起脂肪肝的最常见病因,中国人的感情似乎是在酒席上促进的,长期饮酒导致酒精中毒,对肝内甘油三酯的代谢有直接的毒性作用,致使肝内脂肪氧化减少,引起脂肪的大量堆积。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每日饮烈酒80~克持续10年以上时,10%~35%的病人患有酒精性肝炎与肝硬化,90%的人可能有脂肪肝。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7、药物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硷以及砷、铅、银、汞等。
8、妊娠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临床表现为严重呕吐、黄疸上腹痛等,很难与暴发性病毒肝炎区别。及时终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转,少数可经自然分娩或剖腹产而脱险。
因此,当你了解到这些诱发脂肪肝的原因后,为了自身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合理饮食,尽量少食含动物脂肪的高胆固醇食物,多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各种氨基酸的食物;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增长,有助于防止脂肪肝,去除可能导致脂肪肝的各种因素,但切勿为防止脂肪肝而盲目减肥或禁忌某些食物,以免适得其反。
瑞养说
:
体检单上的脂肪肝不能再大意了,及早去专科门诊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肝养护专家瑞养源生の其他原创文章分享■喝酒太多,“肝”着急!怎么破?
■肝肾同源,经血同生
■被掩盖的风险: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
■酒后脸红和脸白哪个死的快?
■成功男人最爱“小黑瓶”(一)
■奶蓟草,品酒大师的私房解酒药
■水飞蓟(jì),不只是“肝黄金”!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那里治疗白颠风北京中科白颠风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