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垃圾桶分类
垃圾桶特点
垃圾桶用途
垃圾桶优势
垃圾桶介绍
垃圾桶发展

品读原创做好垃圾分类志愿者,并不容易

作者:蔡语沉来源:《品读》年第2期“世界地球日”那天,学校“自然之子环保社”开展了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在社员们介绍资源浪费现状时,那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冲击着我的心,于是我也想为环保事业做一点贡献。平日里总能看到居委会阿姨们戴着红袖箍指挥大家进行垃圾分类,很是神气。恰逢社区招募垃圾回收志愿者,我打算试一试。“鱼骨头,厨余;纸箱,可回收……”默念着垃圾分类常识,我走向小区的垃圾回收点。这是我今天的工作岗位,上星期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争取到的。见我把垃圾分类常识背得滚瓜烂熟,居委会阿姨才放心把这份重要的工作交给了我。第一天当志愿者,我内心有自豪,有憧憬,还夹杂着一些莫名的惶恐。因为,我其实并不是一个社交达人。正准备戴上志愿者袖标的时候,我看见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迎面走来。他看了看我,将手里提着几个颜色不同的垃圾袋依次往对应的垃圾箱里投放。见他那么熟练,我放心地低头整理着自己的袖标。突然,他停止了动作,在标注着“其他”的垃圾桶前犹豫起来。我一眼瞥见那是厨余垃圾,赶紧伸手指了指旁边那个绿色的垃圾桶。年轻人爽朗地冲我一笑,说:“小伙子,真有你的!我看了好几遍电视演播都没弄清,你这一下子就帮我分清楚了。”我的脸“腾”得红了,不过帮他指引了一下垃圾投放,就受到这样的夸奖,这个志愿者工作真是不错!“您还没有给垃圾分类。”我拦下一个匆匆走来的中年人,礼貌地告诉他:“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咱们社区现在组织和帮助大家进行垃圾分类。”“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平时忙着上班,没空儿做这种事。”他的语气虽然还算平缓,但是眉头却紧皱起来,接着就丢下一大袋垃圾扭头走了。为了保护环境付出时间和精力,竟然还如此不被理解,委屈和愤懑涌上了我心头。回学校上课时,我和负责年级垃圾桶值守的自然之子志愿者吐槽了这件事,他说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佩服地问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反而问我:“你为什么感到愤懑呢?是因为垃圾分类没完成好,还是因为没有受到重视和理解?做志愿者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当你心情不好、想要放弃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当初为什么选择做这件事情……”望着他从容的目光,我心里慢慢平静下来。又到周末,新一轮的值守开始了。五月的北京已经很热,近中午时,一股股的热浪伴着长长短短的蝉鸣扑来,一缕缕的垃圾臭味也随风袭来。“孩子,你怎么在这儿呢?这天气还出来受热。”我转头一看,原来是邻居家的老大爷,赶忙上前跟他打招呼。他左手摇着一把大折扇,俯身把右手提的一大袋垃圾倚靠在垃圾桶前就准备走。“大爷,您停一下。”我立刻叫住他。“怎么啦,孩子?”大爷的眼神里露出一丝迷惑。我顿了一下,猜测着他会不会有抵触情绪,以及如何开口更好一些。可不管怎么都得开口,我鼓起勇气说:“大爷,您的垃圾没有分类。”大爷居然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孩子,我还没学会啊。年纪大了,实在记不住!”原来是这么回事!大爷的真诚打消了我的疑虑,于是,我拿出自己了如指掌的垃圾分类常识滔滔不绝地讲给他听。听了半天,大爷眼神依然迷茫:“孩子,你说的道理我懂,可我还是记不住。”我一拍脑门,请大爷掏出手机,帮他下载了一个分类垃圾的软件。怕他忘记使用方法,还在手机备忘录中给他录了一段语音。大爷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办法好!你这种说法像讲故事一样,我一下就记住了。还是年轻人脑子灵活啊!”那天,我又碰到了上次那个中年人。这一次,我用平和而坚定的话语告诉他,垃圾分类有利于保护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他虽然一脸的不情愿,但最终还是把手里的垃圾扔进了对应的垃圾桶里。后来每次看到他,我都告诉他对应的垃圾桶。尽管他从来只是脚步匆匆地“嗯”一声,但都会将垃圾分类入桶再离开。做垃圾分类志愿者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但也需要付出和坚守,特别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它告诉我,受到不被理解、不公正的待遇时,就问一问自己的初心,只要选择的事情是正确的,就一定要把它坚持下去。(蔡语沉,北京市第五中学高二5班学生)点评与寄语:蔡语沉同学以娓娓道来的叙事和自然细腻的心理描写,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作为垃圾分类志愿者的亲历。成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作者在文章里告诉我们,要做好一件事情,不仅需要最初的热情,还需要解决问题的智慧,以及面临困境时的执着坚守。(指导教师:张萌)原标题:《我做垃圾分类志愿者》编辑:星子柳杨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com/gyhss/12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