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德国的哈夫曼写了一首关于好动男孩菲利普的诗配画。
“让我们看看他能否在桌旁安静地坐一刻”,爸爸这样吩咐菲尔;
但是顽皮的菲尔,他不能安静地坐着,他扭动着,嬉笑着;
“菲尔,我要生气了!”妈妈瞪大眼睛,严厉地说,可是菲尔还在摇摆着,砰……哗啦……
菲尔仰面朝天倒在地上,桌上的饭菜洒在地上,一片狼藉……
很多父母们觉察到自己的孩子也像这样难于管理,但是没有认识到是病态,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行为问题会消失。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法,只能对他们严加管束,其结果当然是无济于事。
当这些问题持续到青少年期,这些孩子又会被看做是行为古怪、粗鲁、易激动的社会另类,而父母只能对他们采取厌弃的态度。
什么是多动症?和儿童的多动行为不一样,儿童多动症,学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缩写AD/HD)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而广泛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常与学习困难、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抽动症及情绪问题共同存在。
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包括了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父母可能深有体会,抚养一个这样的孩子,会给生活带来许多烦恼;更重要的是,会给孩子的成长道路带来阻碍,影响成材。以下就是儿童多动症的一个临床案例:
璐璐是一个很可爱的七岁男孩,胖嘟嘟的脸上长着两只圆圆的大眼睛。妈妈说平时别人对他说话他总是心不在焉,小时候还为此带他去检查过听力。
他对大人的话很少放在心上,妈妈要他穿衣服或者收拾好玩具,必须不断地重复要求,有时候不得不亲自来帮他。在吃饭时或者看电视的时候他很难安静地坐下来,即使睡觉时也是翻来滚去的。他经常到处跑来跑去、爬上爬下、大喊大叫,好像要把房顶掀起来一样。
璐璐的话特别多,平时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他很喜欢插嘴,很难听别人把话讲完,以致小朋友给他起了一个绰号“辣利婆”(多嘴多舌的意思)。
父母还注意到他做事之前常常不假思索。例如其他孩子正在玩游戏,他冲上去就要参加,而不管别人是否欢迎他。他指手画脚,擅自改变游戏规则,而当别人不服从他时就变得心烦意乱、怒气冲冲。做游戏时他会很活跃,总要插队争先,还说“你不行,看我的”。
当游戏结束时,他不能很快安静下来。在人多的活动场所,他的情绪特别兴奋,有一次去参加小朋友的生日聚会,他兴奋、轻率、吵闹、指手画脚,显得比过生日的小朋友还要开心,以致被人误认为是他在过生日。
他对大多数的事情都漫不经心,除非看动画片才可以专注一阵。他很难集中精力听课,常常找其他同学说话,玩东西、胡乱涂鸦,甚至离开座位去摆弄教室后面的垃圾桶。
做作业对他是个沉重的负担,他总是拖拖拉拉,明明只有半小时的作业,他可以做2~3个小时,他告诉医生“我讨厌作业”。其实他完全有能力完成作业,却总是依赖父母,或抄同学的。
有时他没做完的课堂作业,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又能很快完成。考试时容易的题目常常做错,难题反而做对了。
璐璐很容易生气、充满怨恨而且好斗,当父母阻止他做什么事时,他总是对着来:“不,我不管,我就要这样!”当妈妈要求他把脏衣服脱下来或者让他准备洗澡时,他总是噘着嘴,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说“不,我偏不去!”
对老师的要求他也很反感,一次因为他上课说话,老师罚他站几分钟,当老师请他坐下时,他拒绝坐下,就这样一直站到下课。他的理由是:老师不公平,为什么不罚和我说话的那个同学?
妈妈已经是绞尽脑汁了,驱铅、补锌……好像都没起到什么作用,亲子乐园也只产生了一点点效果。妈妈觉得作为一位母亲很失败,并且抱怨爸爸经常不在家,她感到无能为力,已经精疲力竭。
爸爸说为璐璐的不良行为已经打过他多次,可是他伤还没好就忘了疼,屡教不改;并且爸爸认为璐璐的行为问题是由于妈妈迁就、退让、溺爱的结果。父母两人都感到由于孩子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夫妻关系,生孩子之前对于婚姻的憧憬只不过是个幻想。
如何确定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什么时候应该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怀疑自己的孩子患有多动症,有以下线索,应考虑寻求专业帮助:
1.孩子较其他同年龄儿童明显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冲动,时间持续至少6个月;
2.邻居、亲戚等局外人认为孩子非常好动、易冲动,缺乏自控;
3.比其他孩子的父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孩子和保证他的安全;
4.因为多动、易怒或有攻击行为,其他孩子不愿意和他玩耍;
5.幼儿园或学校老师经常把孩子的行为问题报告给父母;
6.父母经常向孩子发脾气,过后又后悔自己过度严厉伤害了孩子;或者觉得筋疲力尽、心力交瘁,甚至感到对孩子无能为力。
如果符合上述一条,父母们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评机构寸辛测评,填一下寸辛Conners父母用评定问卷(PSQ)。目前寸辛康奈氏父母用评定问卷是门诊中最常用的多动症临床评定量表。能够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有个大概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