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家中的各个角落,塑料容器无疑是最为常见的家居物品。
长辈们最喜欢拿喝完的饮料瓶装五谷杂粮,虽然看上去干净整洁一目了然,但他们未曾意识到,这些塑料瓶其实都有它们的“身份证”——塑料容器分类,若不加区分、随意使用,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今天就来一篇科普,清晰明了的告诉阿姨爷叔们,家中的塑料容器到底该如何使用,一起往下看吧~
(点击图片,大图查看更清晰)
大多数塑料瓶底部都会印有带箭头的三角形标志,里面包含数字,从1到7不等。
这个标志实际上是塑料制品回收标识,三角形内的1-7数字编号,每一个编号都代表了一种塑料容器。由于制作材料的不同,它们在使用上也有各自的禁忌。
图中最安全的是红色标识5,可用于微波炉加热,其它一律不可加热。
01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这种塑料常见于矿泉水瓶、饮料瓶等,常被称作“宝特瓶”。
请注意,这类容器不宜用于装载热水,因为它们的耐热温度仅限于65°C,而在冷温下则可耐受至-20°C。装载高温液体或进行加热处理时,这种材料容易发生变形,产生毒物。
它们也不适合用来装载酒精、油等物质。经过10个月的使用后,可能会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解出来,因此不建议重复使用。
1、通常用于饮料瓶、矿泉水瓶、苏打水瓶等。
2、可以回收,但需要清洁和干燥后进行回收处理。
使用禁忌:不可装载开水、不可长期冷冻、不可循环使用。在高温天气下,请勿将矿泉水放置在室外或车内,以防止过热。
02
HOPE(高密度聚乙烯)
容器多半不透明,手感似蜡,多用于清洁剂、洗发精、沐浴露等容器,在紫外线照射下容易老化,因此在户外使用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晒措施。
由于容器不易清洗,容易残留原有的产品成分,而且不同清洁用品混合使用时,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因此,建议不要循环使用这些容器。
1、常用于塑料桶、洗涤剂瓶、牛奶瓶等。
2、HDPE塑料可以回收。
使用禁忌:不可加热,不可盛装油脂,不适宜循环使用。
03
PVC(聚氯乙烯)
这种塑料在食品接触方面的应用较为有限,如雨衣、书包、塑料薄膜和塑料盒等用品中较为常见。
这类塑料制品在高温或接触油脂条件下,会释放出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如果随食物摄入人体,可能增加致癌风险。
1、常用于雨衣、窗帘、管道、信用卡等。
2、PVC塑料在回收时较为复杂,因为它通常含有增塑剂和其他添加剂,这些物质可能会在回收过程中释放出来。
使用禁忌:不可加热,不可盛装油脂,不可接触食物。
04
LDPE(低密度聚乙烯)
常见应用在保鲜膜、塑料薄膜等,这类塑料的耐热性相对较弱,一般来说,符合标准的PE保鲜膜在温度超过°C时可能会发生热熔,从而留下一些人体难以分解的塑料添加剂。
当使用保鲜膜包裹食物进行加热时,食物中的油脂可能会溶解出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因此,在加热食物之前,务必先移除包裹的食物与保鲜膜之间的接触部分。
1、用于塑料袋、垃圾袋、保鲜膜等。
2、LDPE塑料可以回收,但由于其柔软性,回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污染。
使用禁忌:不可进入微波炉,加热前一定要去除保鲜膜。
05
PP(聚丙烯)
这种塑料常被用于制作微波炉餐盒、箩筐、篮子以及垃圾桶。
它能耐受高达°C的温度,因此它是唯一适合直接放入微波炉的塑料盒。
使用后,只要清洗干净,可以循环使用。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某些微波炉餐盒的盒体是由05号PP(聚丙烯)制成,而盒盖则是由06号PS(聚苯乙烯)制成。虽然PS材料制成的盖子透明度较高,但其耐热性不佳,因此不能与盒体一起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1、常用于微波炉塑料餐盒、豆浆瓶、玩具等。
2、PP塑料可以耐受高温,是食品安全的塑料之一,可以回收并适用于许多重复使用的产品。
使用禁忌:微波炉加热时,不可加盖加热。
06
PS(聚苯乙烯)
这种塑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玩具、文具、、碗装泡面盒和快餐盒。
它具有较好的耐热和抗寒性能,但并不适合放入微波炉中加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导致化学物质释放。
也不宜用于盛装强酸或强碱物质,以免分解出潜在的致癌成分。
1、常用于一次性容器、泡沫塑料、玩具等。
2、PS塑料在回收时较为困难,因为它通常是泡沫形式,而且不易降解。
使用禁忌:不可盛装热气腾腾的食物,不可微波炉加热。
07
其他塑料
PC材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塑料,特别常用于生产奶瓶、水壶等产品。
在高温条件下,PC材料中残留的双酚A释放量会增加,并且释放速度也会加快。因此,不建议使用PC水瓶盛装热水。
1、这个类别包括了所有未在1-6中列出的塑料类型。
2、可能包括聚碳酸酯(PC)、亚克力(ACrylic)、有机玻璃(OG)等,这些塑料可能用于各种产品,如塑料餐具、水壶、电子产品外壳等。
使用禁忌:不可加热,不可盛装高温开水,不可在阳光下直晒。
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阿姨爷叔知道家中正确分类塑料容器的重要性,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管理和储存物品,也能减少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来源: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