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垃圾桶分类
垃圾桶特点
垃圾桶用途
垃圾桶优势
垃圾桶介绍
垃圾桶发展

新规落地在即求解北京垃圾分类三大难题环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正案(以下简称《条例》)已于11月底表决通过,修改后的《条例》将于年5月1日起施行。北京商报记者走访20余个小区了解目前北京垃圾分类的现状,目前一些小区仍存在居民分类积极性有待提高、依赖二次分拣员、设备未到位、混装混运等问题。随着《条例》规定的个人不分类罚款、严惩混装混运等强制性措施的到位,部分问题或将得到解决。但罚款的执法权、分类质量如何量化等具体操作规范还有待进一步细化。12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市城管委获悉,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实施细则正在全面完善,如何在5个月内做好《条例》施行的准备工作,有待居民和各部门形成合力。分类执行难?二次分拣,奖罚措施跟进小李是北京慧忠里小区的垃圾分类二次分拣员。小区开始垃圾分类的两个月来,每天早晨的5点30分到9点、下午的1点30分到4点30分,小李都需要将社区4组垃圾桶内的厨余垃圾单独分拣至专用垃圾桶,并等待专门收运车运走。二次分拣是目前一些小区垃圾分类的主要模式之一。虽然居民尚未做到完全自主分类,但部分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展开——即在后端清运过程中,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收运。据市城管委数据,全市垃圾分类已经覆盖到60%的生活片区,个街道乡镇,其中东城、西城、石景山、通州四区已在12月展开垃圾分类全覆盖创建工作。为保证清运顺利,就只能依赖分拣员对居民所扔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北京自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当时全市个试点小区,已配有1.4万余名“绿袖标”垃圾分类指导员,但依赖二次分拣员并非垃圾分类落实的长久之计,新修改后的《条例》也明确规定,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改变的关键在于提高居民的分类积极性。天通苑地区保洁绿化大队负责人杨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小区分类的问题,主要是居民没有全部投入,分类很不到位,目前来说95%的居民都没有分类。”“怎么让居民动起来?我们街道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激励方式来提高居民的积极能动性。以正面引导为主。”新街口街道城管科的李文潇认为。李文潇提及的积分制也是不少小区用以提升居民分类积极性的模式,例如东城区幸福社区推行,只要每天能规范地分出一斤的厨余垃圾,就能积2分,用来兑换洗衣皂、钢丝球等生活用品。幸福社区在用物美超市“10元优惠券”代替生活用品后,居民分类热情明显提高;大乘巷教师宿舍社区则以“宣传+积分+二次分拣”模式交出了85%居民参与率的答卷。大乘巷垃圾分类志愿者崔湘文说:“从去年起,社区开始给居民免费发放带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com/gyhss/12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