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基础科研而言,经费一定是极其重要无法跨越的一环。
没钱?没钱你做什么科研啊?从中世纪起科研就是有钱阔少才做得起的。
但是现在研究生扩招,项目申报难度加大,发表文章更加内卷,不少课题组都已经是在破产的边缘勉力维持。没经费基础科研做不下去,但是没钱已经跳进了基础科研的坑里了,能怎么办呢?
难道也像老板们一样天天做梦用薯片桶发顶刊?
只能想尽办法挣扎着求生了……
科研富人可以一套接一套的送测序,上万的试剂盒可以一个接一个的买,重复用的试剂用成一次性的,甚至年末都在愁这钱该怎么花出去。
科研穷人是怎么艰难科研的呢?
以下通过网友分享总结了四种科研穷人的生存现状,也让「何不食肉糜」的科研富人们开开眼界。
垃圾回收科研型:简称做实验全靠捡垃圾
师兄去捡别人丢在垃圾桶的砂纸。
因为老板一点钱都没有,在别人实验室放个纸箱子收别人用过的枪头,培养皿,拖回来酸洗高压再用。
捡别人组丢的15/50mL离心管,洗刷,离心,超声高压完使用。
把别人实验室废弃不要的泵拿回来修好了用。
实验服里一副手套用了八个月,学会了橡胶制品的保养。
师姐在路边看别人做木工活,偷了一袋子刨花回来养老鼠。
化缘/乞讨科研型:捡不到的全靠蹭和乞讨
小到氯化钠,大到仪器设备标本,能借的不能借的都借过了。
看文献还要借别的学校同学的账号才能下载到。
自己组的服务器跑不动,去数计院跪着求他们借我跑跑代码。
除了一台设备,所有东西都是蹭别人的,现在别人不让蹭了,所以实验做不下去了。
和试剂商哭穷,让送的不让送的都让试剂商送。
和商家说自己打算买仪器要先试用,试用完再和他说不好用,过两天换一家。
每次取材用的镊子剪刀都是从学院实验室借的,实验室老师被借烦了说你们老板离退休还有好多年,自己买一点不行么?
节衣缩食科研型:什么都能省着用,一分钱掰成百瓣花
实验室一共只有一盒乳胶手套,循环往复多次使用。
做冰浴的冰袋是自己用自封袋灌水冻的。
用过的注射器洗了再用,变色硅胶污染了洗了再用,买试剂有国产的不用进口的,有工厂版的就不买试剂公司的。
杂志要求送润色,因为没钱只送了其中几段话。
包过培养皿的锡纸,扣下来碾平后接着用。
抠烟盒的锡纸用(比上一条惨多了)。
能薅公司的绝对不自己买,小到EP管架酒精喷壶,大到抗体试剂,所有能申请试用装的公司都申遍了,所有认识同学的身份都让我用来申试用装了。
有一个抗体(慈善家)公司一直在做抗体试用活动,往群里拉三个人就赠送一支10微试用装试剂(常用抗体或试剂盒的试剂cck8这种),就靠蹭试用装做到毕业。
所有离心管循环使用,挑菌落用的是的木棒,仪器看着全是上世纪的,实际没有几个是不过期的。
过柱子的溶剂都要收集旋蒸接着用。
资源互换科研型:我身上你有什么看中的你都拿去吧,腰子也行......
科研孤儿,老板不管,投了文章出不起版面费,找不认识的但是愿意出钱的老师做通讯。
去缺人的大牛课题组打工,文章是蹭不到的,只能靠打工混个毕业。
为了省润色钱,找国外学者修改,然后给共通讯。
自费科研型:科研人,谈什么钱啊?
移液枪实在坏得不能用了,老板不给买新的,于是咬牙自费买了一套大龙。
文章投稿修了好几轮,编辑一直抓着语言问题不放,而老板坚持不肯送润色,只说找别人改,最后咬咬牙自己花钱送了润色才接收。
实验室没有制冰机,上淘宝买了个家用用来制饮料用冰的制冰机。
测序都是自己花钱送的......科研就是自己指导自己。
深度学习方向整个课题组只有一张显卡,没错,学生自己买的。
看完这篇科研穷人生存图鉴,哭过了,或是笑过了,我们的科研还是要继续......生活总是有这样和那样的艰辛,但人的潜力和创造力都是无限的,谁说穷人就一定会比富人更悲惨更卑微呢?
无论再贫穷,再艰苦,我们终将等到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的,就像几年前看西北某所大学发CNS出的通稿,因为缺钱,学生被迫去打了几年工再回来实验,最后十年磨一剑终于做出突出成果。
你的实验室经费情况如何呢?来评论区一句话让大家感受一下!
文章来源:生物学霸,用于学习交流,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