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文灿/文廖万育/图“这垃圾桶的外观颜色是不对的,厨余垃圾桶内还出现了牛奶盒。”9月4日,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对深圳大学和世界之窗进行垃圾分类突击检查。截止到9月3日,全市各级城管部门共出动人员人次,出动车辆辆,检查投放点位个,发现存在问题点位个,检查垃圾收运车辆台次,检查垃圾处理企业61家,开具整改通知书份。未按要求设置分类投放点在深圳大学食堂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已按要求摆放了厨余、有害、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桶。但执法人员却发现四个垃圾桶的外观颜色不对,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根据《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蓝色代表可回收物、绿色代表厨余垃圾、红色代表有害垃圾、灰色代表其他垃圾。随后,在食堂,执法人员发现在厨余垃圾桶内出现了牛奶盒。执法人员表示,这种情况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垃圾分类还没有完全掌握。分类后的厨余垃圾如何处理?现场检查发现,深圳大学已与深圳特许经营企业(深圳市腾浪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厨余垃圾清运合同,该公司每天都会定时收运厨余垃圾。目前,深圳大学有2个垃圾回收站,3个垃圾集中投放点,34个垃圾临时投放点。根据《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执法人员向深圳大学物业管理公司(中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开具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在9月11日9时之前完成整改工作。景区垃圾混投现象很普遍“这是有害垃圾桶,但里面全是其他垃圾。”在世界之窗,执法人员分别检查了垃圾中转站、园区门口与餐饮店家。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该景区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例如,景区垃圾中转站内的垃圾桶其分类标识与分类垃圾桶完全不对应,此外,从投放的垃圾情况来看,完全没有进行分类投放,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第二十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设置分类投放点,配置分类收集容器,并保持投放点和收集容器完好、整洁;(二)对不符合分类投放要求的投放行为予以劝阻,投放人拒不改正的,应当及时报告区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依法处理;(三)配合市、区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四)及时将生活垃圾分类移交给相应的收集、运输单位;(五)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台账,记录生活垃圾种类、数量、去向等情况,并按照有关要求报送街道办事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人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com/gyhcr/12719.html